《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首页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数据库收录 | 期刊获奖 |  | English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在线出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
PUBMED
EMBASE
访 问 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ISSN 1673-713X    CN 11-5512/R
2011年 6卷 1期     刊出日期:2011-02-10

卷首语
论著
综述
技术与方法
调查与研究
讲座
特载
   
 卷首语
1 吴朝晖
回家
春节,大家回到故里,全家人团聚,与亲朋好友分享一年的丰收成果,畅谈新年的祈望,其乐融融。都说家是加油站,春节过后,勤奋的国人又将背起行囊,抖擞精神,扬帆远航。当大家返回各自岗位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编辑部已经悄然落户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相同的名字,相同的领域,共同的目标,是协会决定把杂志办到研究所的主要原因。深入到广大医药生物技术工作者中去,深入到协会会员中去,是杂志编辑工作的需要,也是协会办刊的一贯要求。把编辑部落在研究所,近距离地与医药生物技术一线工作者接触,跟踪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动态反映他们的科研活动,让杂志真正成为协会沟通会员和为行业服务的平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是协会的会刊,把杂志办到广大医药生物技术工作者和会员中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回归!新年,新家,新的面貌,祝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2011 Vol. 6 (1): 1 [摘要] ( 1173 ) [HTML 1KB] [PDF 0KB] ( 168 )
 论著
2 巫晔翔 司书毅 蒋建东 唐巍然
以Foxp3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目的 构建以 FOXP3 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筛选模型,用于筛选免疫抑制剂。方法 以人类基因组 DNA 为模板,通过 PCR 扩增人类 FOXP3 基因启动子,将扩增的启动子 DNA 片段克隆至 pGeneBLAzer-TOPO 载体,以 PCR 方法确定插入片段方向,选取有正向片段的质粒克隆进行测序鉴定,用 Lipofectine2000 转染Jurkat 细胞株,经 G418 抗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通过 PCR 扩增鉴定阳性细胞克隆基因组中整合有 FOXP3 启动子/pGeneBLAzer-TOPO 载体。以阳性对照前列腺素-2(PGE2)和 PMA /Ionophore 刺激细胞,探讨 FOXP3 启动子对下游报告子 β-内酰胺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了研究所内约 2500 余种天然产物。结果 通过 PCR 成功扩增人类 FOXP3 基因启动子全长区域,构建了 FOXP3 启动子/pGeneBLAzer-TOPO 载体,以 PCR 方法鉴定稳定转染细胞株 Jurkat 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 FOXP3 启动子/pGeneBLAzer-TOPO 载体,探讨了阳性对照 PGE2 和 PMA/Ionophore 对 FOXP3 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建立了以 FOXP3 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了研究所 2500 余种天然产物,获得 4 个对 FOXP3 基因启动子具有上调作用的天然产物。  结论 建立了以 FOXP3 为靶点的免疫抑制剂筛选模型。
2011 Vol. 6 (1): 2-6 [摘要] ( 1538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3 刘广鹏 孙剑 李宇琳 周恒 崔磊
低温保存的GFP标记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经低温保存的GFP基因转染的犬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SCs)在脱钙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特性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并常规培养犬ASCs,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第2代ASCs,然后进行低温保存。-196℃液氮保存4w后,37℃复苏,测定细胞存活率。低温保存前后的ASCs接种DBM,用成骨诱导液诱导培养2w。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DBM上的生长情况,DNA定量(Hoechst33258法)测定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通过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和骨钙蛋白(osteocalcin, OCN)含量,观察低温冻存对细胞在支架材料上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 低温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存活率>9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细胞在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体外培养12天时细胞增殖达到平台期,ALP活性与OCN含量则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上升,低温保存前后细胞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温保存对GFP标记的犬ASCs在脱钙骨上的体外生长及成骨能力无显著影响,可以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
2011 Vol. 6 (1): 7-11 [摘要] ( 1475 ) [HTML 1KB] [PDF 0KB] ( 189 )
4 王丽非 朱元军 王松梅 杜郁 余腾斐 王丽 洪斌
组氨酸标签人β干扰素在E. coli BL21(DE3)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测定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组氨酸标签与人 β 干扰素融合蛋白,并进行蛋白纯化和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 提取人 Bel-7402 细胞总 DNA 为模板,经 PCR 获得人 β 干扰素编码基因片段。将此基因插入表达载体 pET-16b,重组克隆,经酶切与测序确认后转化至大肠杆菌 BL21(DE3),进行 IPTG 诱导表达和条件优化。表达产物经 Western blotting 分析,用 Ni sepharose 亲和层析纯化,纯化产物进行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 结果 经表达条件优化后,SDS-PAGE 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与组氨酸标签人 β 干扰素分子量大小一致的条带,进一步的 Western blotting 分析中发现表达的蛋白能与人 β 干扰素抗体及组氨酸标签抗体产生结合反应,亲和层析纯化分离得到纯度 92% 的组氨酸标签人 β 干扰素,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表明,获得的组氨酸标签人 β 干扰素比活性为 4.2 × 107 U/mg。 结论 组氨酸标签人 β 干扰素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建立了该蛋白的简便亲和纯化方法,表达产物具有人 β 干扰素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以此系统表达及纯化其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科研用标签化细胞因子奠定了基础。
2011 Vol. 6 (1): 12-17 [摘要] ( 1614 ) [HTML 1KB] [PDF 0KB] ( 203 )
5 罗岚 刘洪洪 李祥 范开
含人Fc重组凋亡融合蛋白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含人抗体 Fc 片段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Fc)重组融合蛋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①体外实验:将人急性 T 淋巴细胞白血病 Jurkat 细胞、人结肠癌 LOVO 细胞、人胃癌 MKN45 细胞、人表皮癌 A431 细胞、人肝癌 HEPG2 细胞、人乳腺癌 MCF-7 细胞和小鼠肝癌 H22 细胞均随机分为 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浓度为 1000、250、62.5、15.6、3.9、0.97 ng/ml 的 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和 TRAIL 对照品以及完全培养液,采用 MTT 法检测 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对 7 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生长抑制率。②体内实验:腹腔和腋下接种 H22 细胞建立小鼠肝癌模型,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Fu 组和 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组。测量记录腹腔接种小鼠的腹围和体重以及腋下接种小鼠的肿瘤体积,15 d 后取外周血处死各组小鼠,计算抑瘤率并检测血清中 AST、ALT 含量。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对 7 种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其中对 MCF-7 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大生长抑制率为 82.5%,其次依次为 LOVO(81.9%)、MKN45(52.3%)、H22(51.2%)、Jurkat(50.9%)、HEPG2(35.4%)和 A431 细胞(20.3%)。与对照品相比,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对 LOVO(IC50 为 83.5)、MKN45(IC50 为 243.2)、MCF-7(IC50 为 84.6)细胞更敏感。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小鼠腹部明显膨出,后期体重略有下降,肿瘤体积持续显著增加;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组小鼠腹部轻微膨胀,体重维持较好,肿瘤体积后期略有增加;5-Fu 组小鼠腹部无膨胀,体重急剧下降,肿瘤体积明显缩小。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的抑瘤率为 45.79%,AST 和 ALT 检测结果显示其对小鼠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TRAIL-Fc 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能力,且在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
2011 Vol. 6 (1): 18-23 [摘要] ( 1524 ) [HTML 1KB] [PDF 0KB] ( 195 )
6 马汝海 王天骄 潘忠诚 何群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细胞膜表面糖链种属特异性
目的 应用凝集素芯片检测小鼠和兔不同组织细胞膜表面的糖链类型,探求不同物种间相同组织细胞膜表面糖复合物在种群免疫和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22 种凝集素,利用生物芯片点样仪制备芯片,选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为阴性质控,马铃薯凝集素(STL)为阳性质控。分别用胶原酶 I、II、IV 消化小鼠和兔的肾、脾、肝组织,制备细胞悬液,并加入吖啶橙荧光标记细胞。将细胞悬液分别滴加至凝集素芯片中,利用凝集素与糖链的特异亲和性捕获细胞,激光扫描仪检测芯片中各凝集素位点的荧光信号强度,行常规 HE 染色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凝集素位点所捕获的细胞形态,并分析不同胶原酶消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小鼠和兔相同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糖链类型基本相同,仅个别位点略有不同。在 GNA、LTL、HHL、NPL 位点,兔脾细胞均为阴性,小鼠脾细胞均为阳性。在 BPL、WFA 位点,兔肾细胞均为阴性,小鼠肾细胞均为阳性;在 MAL-I 位点,兔肾细胞为阳性,小鼠肾细胞为阴性。MPL、WBA、LTL、SBA、BPL、WFA、MAL-I、AAL、BCL 位点,兔肝细胞均为阳性,小鼠肝细胞均为阴性;在 NPL 位点,小鼠肝细胞为阳性,兔肝细胞为阴性。DSL、STL 位点,小鼠和兔各组织细胞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在 EEL、DBA 位点,小鼠和兔各组织细胞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 GNA 位点,兔脾组织经胶原酶 II 消化后可见极少量细胞,经其他 2 种胶原酶消化后则未见捕获细胞。兔肾组织以及小鼠的脾和肾组织经 3 种胶原酶消化后,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在 BCL 位点,兔肝组织经胶原酶 IV 消化后捕获细胞最多,其次为胶原酶 II,胶原酶 I 最少。结论 通过制备的凝集素芯片成功检测了小鼠和兔不同组织细胞膜表面的糖链特异性。小鼠和兔相同组织的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类型糖链,但不同组织之间细胞膜糖链类型也存在其特异性,这可能与组织分化及其功能密切相关。
2011 Vol. 6 (1): 24-28 [摘要] ( 1403 ) [HTML 1KB] [PDF 0KB] ( 191 )
7 陈强,王思思,尹跃平,卢红艳
淋病奈瑟菌opa基因分型方法的流行病学应用
目的 调查我国 4 个不同城市淋病奈瑟菌 opa 基因型的分布状况,并考察实验结果与临床资料之间的一致性,从而了解淋病的传播路线及传播方式。方法 研究于 2006 年在我国沿海地区 4 个不同城市共收集 330 株淋病奈瑟菌,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南京)采集 86 株,山东省皮防所(济南)采集 80 株,福建省皮防所(福州)采集 94 株,广西壮族自治区皮防所(南宁)采集 70 株。对 330 株淋球菌进行 opa 基因分型,并应用 GelCompar 分型软件对各菌株 opa 基因扩增片段的酶切产物条带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还收集了这些菌株相应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其中包括淋病患者的性接触信息。  结果 330 株淋球菌 opa 基因经过 Taq I 与 Hpa II 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共产生了 309 个 opa 型,其中 292 个 opa 型各包含一株淋球菌,14 个 opa 型各包括两株淋球菌,2 个 opa 型各包括 3 株淋球菌,1 个 opa 型包括 4 株淋球菌。在 292 个各包括一株淋球菌的 opa 型中,有 18 个 opa 型(18 株淋球菌)两两之间形成 9 个 opa 型相似对。在这 4 个城市中,只包括一株菌的 opa 型占各自城市 opa 型总数的比率分别为:南京 90.7%,济南 77.5%,福州 89.4%,南宁 97.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19 例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性接触史:包括 8 对两两之间存在性接触的淋病患者及一个三人组淋病患者。其中有 8 组(七对与一个三人组)淋病患者间的性接触信息通过 opa 基因分型研究中的 8 个opa 簇证实,而余下的一对淋病患者性接触信息则通过研究中的一个 opa 型相似对所印证。  结论 Opa 分型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淋球菌基因分型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淋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用这种技术所得到的实验结果比患者提供的性接触信息更贴近实际情况,并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淋球菌的传播状况。
2011 Vol. 6 (1): 29-35 [摘要] ( 1174 ) [HTML 1KB] [PDF 0KB] ( 175 )
8 王钦富 李坤 李志 徐娜 董敏 韩慧
靶向Tak1基因的siRNA干扰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目的 通过小干扰 RNA(siRNA)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Tak1 基因沉默,观察 Tak1 基因对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以靶向 Tak1 基因的 siRNA 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瞬时转染昆明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荧光定量 PCR 技术定量检测 Tak1 mRNA 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技术测定 Tak1 表达抑制情况,进而实现 Tak1 siRNA 干扰作用的优化;并观察 LPS 攻击后腹腔巨噬细胞 IL-1β 的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分别转染 0.6、1.2、1.6 μmol/L Tak1 siRNA,mRNA 抑制率为 69.73%、80.85%、88.78%,最佳转染浓度为 1.6 μmol/L。Tak1 蛋白在转染 48 h 出现良好沉默效果,以 1.6 μmol/L siRNA效果最好。转染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 100 ng/ml LPS 刺激下,细胞因子 IL-1β 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 < 0.01)。结论 靶向 Tak1 基因的 siRNA 具有较好的靶基因沉默效果。
2011 Vol. 6 (1): 36-39 [摘要] ( 1550 ) [HTML 1KB] [PDF 0KB] ( 239 )
 综述
9 陈怡 邵荣光
肝癌干细胞的分子标记与靶向治疗
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只有很小一部分细胞具有引起肿瘤发生、维持肿瘤生长、保持肿瘤异质性的能力,这样的细胞叫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肿瘤干细胞假说认为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一样,是由处于各种分化等级的细胞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在数量上占少数的干细胞样细胞,它具有无限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是肿瘤形成的起始细胞。它在肿瘤的发生、恶化、转移、复发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成功的在白血病、脑胶质瘤、乳腺癌、黑色素瘤、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鼻咽癌等实体肿瘤中鉴定分离到肿瘤干细胞的存在[1-5]。本文就近几年肝癌干细胞的表面分子标记、分离及成瘤性,以及针对肝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进行了综述。......
2011 Vol. 6 (1): 40-43 [摘要] ( 2039 ) [HTML 1KB] [PDF 0KB] ( 189 )
10 张立营 高博
丙肝病毒基因组结构及相关功能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主要经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人们对 HCV 的致病机制的认识仍不很清楚,也缺乏针对 HCV 有效的治疗方法及疫苗预防。近年来,通过对 HCV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其基因组结构以及相关基因表达产物有了近一步的认识。 HCV 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基因组全长 9.6 kb,含有一个开放的编码区,可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前体,该蛋白前体由宿主和病毒的信号肽酶剪接成 3 个结构蛋白(核心蛋白、E1、E2)和 7 个非结构蛋白(NS1、NS2、NS3、NS4A、NS4B、NS5A、NS5B)[1]。现就 HCV 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功能做一综述。
2011 Vol. 6 (1): 44-46 [摘要] ( 1565 ) [HTML 1KB] [PDF 0KB] ( 199 )
11 李静 苏庆 赵刚
生物降解微球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
可生物降解注射用微球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剂型,它是指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嵌成直径为 1 ~ 250 µm 的微小球体。该制剂技术将蛋白和多肽等类药物制备成以微球为载体的长效缓控释制剂。通过皮下或肌肉给药,使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缓慢释放出来,在体内长期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显著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实现安全、有效、方便给药。微球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主要是研究微球体外释药动力学过程;而缓控释微球在体内所形成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是评价微球控释效果的终极目标。体内外相关性(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IVIVC)是用数学模型描述药物体外释放特性(药物溶出的速率或程度)与体内药动学过程(血药浓度或药物吸收量)的关系。制剂 IVIVC 模型是用已知药物体外释放特征,预测药物体内的药时曲线。建立 IVIVC 的目的是通过体外实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征,可指导和优化处方的设计,确立更具代表性的释放度测定实验方法,为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同时还可减免生物等效性研究[1-2]。本文就近年来微球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评价及体内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11 Vol. 6 (1): 47-49 [摘要] ( 1318 ) [HTML 1KB] [PDF 0KB] ( 185 )
 技术与方法
12 陈建国 王金兵 陆建华 张永辉 陈陶阳
启东肝癌高发区队列样本库的建立与应用
启东是我国的肝癌高发区,自 1972 年以来,启东现场采用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等方法,对肝癌的病因、肝癌的诊断和肝癌的治疗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通过采集并分析大量血样、尿样及其他标本,为肝癌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医学和生物学证据。20 世纪 80 年代末尝试建立生物标本库,为启东肝癌研究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增加了竞争力。现把我所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应用做一总结。
2011 Vol. 6 (1): 50-53 [摘要] ( 1346 ) [HTML 1KB] [PDF 0KB] ( 186 )
13 罗文娟 曾彪 田仁军 龙桂友 彭国平
湘蕾金银花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马铃薯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生成一系列色素物引起的褐变现象一直制约着马铃薯的开发利用[1-3]。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含有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素等不饱和化合物,其中的酚羟基结构极易与自由基反应,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 性[4]。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的金银花提取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寻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天然抑制剂,为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防止褐变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2011 Vol. 6 (1): 54-55 [摘要] ( 1135 ) [HTML 1KB] [PDF 0KB] ( 176 )
14 盛贻林 叶舟 陈奇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抑菌试验研究
壳聚糖(chitosan)为几丁质脱乙酰化后的产物,是一种阳离子型多糖,也是目前唯一的商品化碱性多糖,具有无毒、可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成膜性及抗菌抑菌等优良特性,在医药卫生、食品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2]。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羧甲基化后的产物,既保留了壳聚糖的优点,又极大地改善了水溶性,因而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在众多的壳聚糖衍生物中倍受关注[3]。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细菌,也是食品中常见的细菌,对人体危害较大。目前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钠等,对人体都具有一定的危害。壳聚糖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是其水溶性不好,限制了它的应用。羧甲基壳聚糖不仅具有防腐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水溶性[4]。 本文将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比较,以期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2011 Vol. 6 (1): 56-58 [摘要] ( 1115 ) [HTML 1KB] [PDF 0KB] ( 216 )
 调查与研究
15 王冲 张宏梁 田玲
miRNA文献计量分析
MicroRNA(miRNA)是一组由动物、植物和病毒基因组所编码的单链小分子 RNA。1993 年,在线虫(C.elegans)体内发现第一个 miRNA,被称为 miRNA lin-4。Lin-4 并不编码蛋白,能以不完全互补的方式与靶 mRNA 的 3’ 端的特定区域相互作用来抑制 mRNA lin-14 的表达,最终导致 lin-14 蛋白质合成的减少,调控着线虫的发育[1]。 miRNA 不具有开放阅读框(ORF),不编码蛋白质,但却参与靶 mRNA 的 3’-UTR 区的剪补配对,使其降解或抑制其表达,从而导致特定基因的沉默,对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2]。近年来,miRNA 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据推测人类约三分之一基因编码的 mRNA 受到 miRNA 的负调控[3-4]。对 miRNA 以及其细胞功能,尤其是其对肿瘤的负调控功能,已发展为生物医学的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面对 miRNA 发展进程和广阔市场前景,已经有生物技术或制药公司考虑进行 miRNA 疗法的投入,miRNA 模式已经开辟了医药新天地[5]。......
2011 Vol. 6 (1): 59-62 [摘要] ( 1331 ) [HTML 1KB] [PDF 0KB] ( 217 )
16 陈锋 杨俊 张静 张晓毅 彭上雨 闫福林 王大新 卢光洲 王静成
中国主要医药科研院所专利保护分析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转移进程加快,经济技术合作迅速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战略性资源[1]。 我国自 1985 年《专利法》实施以来,专利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专利事业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2]。在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已成为关乎医药企业命脉的主要因素[3]。有创新才能产生知识产权,也才有可能获得技术垄断,从而为企业在市场中获得高额利润创造条件。知识产权能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技术越发达,知识产权越重要[4]。2008 年,中国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把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提升为国家战略。医药科研机构在我国专利总数中拥有相当数量的成果,提高我国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保证我国在医药行业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使中国更快地走向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将有重要意义[5]。.....
2011 Vol. 6 (1): 63-65 [摘要] ( 1316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讲座
17 王晶晶
我国药物专利申请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
编者按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促进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医药企业实现由仿制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将成为大势所趋,为了能及时有效地保护科研成果,申请专利是最佳选择。为了帮助广大医药工作者了解医药及生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细则,提高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了解专利局的审查实践,更好地做好专利申请工作。我刊特邀了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及相关专家撰写了系列讲座,希望能够对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1 Vol. 6 (1): 66-70 [摘要] ( 1071 ) [HTML 1KB] [PDF 0KB] ( 190 )
 特载
18 样本库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试行)
编者按 医学标准化、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是重大疾病(尤其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诊治技术研发、药物研发、健康(预测预防)研究与产业化,即实现转化医学的最宝贵资源、最重要环节之一,毫无疑问也是当今生命科学原创性研究、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与保证。2009 年 9 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开始筹划建立美国第一个国家级肿瘤生物样本库,Times 更是将这个国家生物样本库列为“2009 年改变世界十大规划”之八。我国疾病样本资源极其丰富,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必须抢占重大疾病生物样本库建设先机,以抢占我国在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国际制高点。 然而,目前我国医院生物样本库建设尚处于初创阶段,存在无序、分散、封闭、缺乏标准化流程、缺乏质控体系与信息化管理、临床资料残缺不全(尤其治疗与随访资料)、伦理学与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降低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阻碍了创新性新药研发与临床诊治技术开发进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于 2010 年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组织生物样本库建设现状调研发现,我国各相关大学、研究院所与医院都非常重视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转化医学的研究,建设单位都急盼行业与国家标准的出台。 为此,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组织国内基础、临床、病理、建库技术、法律等领域 20 位专家,共同编制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的标准。该标准分为两个部分:第 1 部分:生物样本库设施与保障;第 2 部分:肿瘤生物样本操作规程。该标准虽经专家们反复讨论、修改,想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过程中,一定还会存在问题,希望同道们能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1 Vol. 6 (1): 71-79 [摘要] ( 2026 ) [HTML 1KB] [PDF 0KB] ( 202 )
编辑部公告
· 关于征集“2023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候选项目的通知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变更的公告
· 2023生物制药技术分会年会征稿通知
·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投稿途径及收费情况的声明
更多>>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撰写格式
版权转让协议
京ICP备120202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224号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号楼1011-1013室 100022
电话:010-62115986 传真:010-62115976 E-mail: cmbj01@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