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首页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数据库收录 | 期刊获奖 |  | English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在线出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
PUBMED
EMBASE
访 问 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ISSN 1673-713X    CN 11-5512/R
2010年 5卷 6期     刊出日期:2010-12-10

论著
综述
技术与方法
调查与研究
讲座
讨论与争鸣
特载
   
 论著
1 尹磊淼 宋凯 张庆华 魏颖 王宇 徐玉东 杨永清
大鼠钙结合蛋白S100A9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研究
目的 构建大鼠钙结合蛋白 S100A9 的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纯化重组蛋白。    方法 根据大鼠 S100A9 基因 mRNA 序列,设计 PCR 引物,常规扩增后重组连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32a,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和不同温度诱导表达,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结果,并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   结果 PCR 扩增获得的条带与预期的 DNA 表达片段大小一致,克隆构建了 pET-32a-S100A9 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毫克级纯化重组蛋白,并发现该蛋白在 21 ℃ 有比较强的表达。   结论 为进一步探讨 S100A9 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2010 Vol. 5 (6): 405-409 [摘要] ( 1281 ) [HTML 1KB] [PDF 374KB] ( 1732 )
2 刘辉 朱平
表达特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抗原的人B细胞系建立和其生物学特征
目的 建立表达特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抗原的人 B 细胞系。  方法 在 29 例 EBV 转化 B 淋巴细胞建立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中,PCR-SSP 方法检测 HLA-A*0201 表达的细胞系,将表达 HLA-A*0201 的细胞系通过有限稀释培养 方法获得单克隆细胞系 ZP-1。分别用 PCR 方法、流式细胞仪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细胞 IgHV 家族、细胞表面免疫表型 CD 分子和染色体核型表达。  结果 HLA-A*0201(+) 的细胞,经单克隆化培养后获得 3 个细胞克隆,将其中之一命名为 ZP-1。PCR 检测显示 ZP-1 细胞表达 IgHV3 家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ZP-1 细胞表达 CD19、lambda 链等 B 细胞免疫表型;核型分析结果显示,ZP-1 细胞为正常女性染色体结构。  结论 成功获得表达特定免疫球蛋白可变区抗原的人 B 细胞系,为研发 B 细胞相关疾病的疫苗和分子靶向药物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
2010 Vol. 5 (6): 410-414 [摘要] ( 1367 ) [HTML 1KB] [PDF 449KB] ( 1616 )
3 于滨 左增艳 蒋建东
天麻细粉和天麻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天麻细粉、天麻素的降血脂作用。  方法 采用金黄地鼠饲喂高脂饲料,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HF)、阳性对照组(舒降之)5.0 mg/kg,天麻细粉 125 mg/kg、250 mg/kg、500 mg/kg、天麻素 12.5 mg/kg、25.0 mg/kg、50.0 mg/kg 组,口服给药 14 d 取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  结果 天麻细粉和天麻素各剂量组均能降低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血清中 TC、TG、LDL-C含量,LDL-C/HDL-C 比值、动脉硬化指数 AI 减小,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及 P < 0.05)。  结论 天麻细粉、天麻素具有降血脂作用。
2010 Vol. 5 (6): 415-418 [摘要] ( 1419 ) [HTML 1KB] [PDF 189KB] ( 2272 )
4 赵丽艳 孙宇 马守栋 程艳芹 曹恩惠
甲壳胺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甲壳胺对 S180 荷瘤小鼠的抗瘤作用。 方法 取 S180 荷瘤小鼠 40 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不同剂量(50、100、200mg/(kg•d))甲壳胺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灌胃生理盐水,连续 10 d。灌胃结束时检测两组小白鼠的体重变化,观察甲壳胺对腹水瘤小鼠腹水生成的影响,解剖腹腔观察腹水瘤生长情况,HE 染色观察瘤细胞。 结果 实验组小白鼠体重大于对照组小鼠体重,腹水量减少,解剖结果显示,实验组腹水瘤块小于对照组,三种剂量的抑瘤率分别是 17.4%、38.8% 和 41.6%。通过对细胞状态的比较,实验组的瘤细胞数目减少,瘤细胞的体积小,变形、死亡细胞增多,核分裂较少见。 结论 甲壳胺在体内具有抗 S180 腹水瘤形成的作用。
2010 Vol. 5 (6): 419-422 [摘要] ( 1343 ) [HTML 1KB] [PDF 0KB] ( 150 )
5 谢甲贝 张庆瑜 康春生 韩静 王涛 张洁
Akt1和Akt2基因转染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 Akt1 和 Akt2 基因转染人胃黏膜上皮 GES-1 细胞后对其生长的影响。 方法 采用脂质体法将分别含 Akt1 和 Akt2 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的 p-LXSN-Akt1(Akt1 组)和 p-LXSN-Akt2(Akt2 组)质粒转染人胃黏膜上皮 GES-1 细胞,以转染 p-LXSN 空质粒的细胞作为空载组,正常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并经抗生素 G418 筛选抗性克隆。提取各组细胞的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 Akt1、Akt2 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的表达水平;采用 MTT 法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Akt1 和 Akt2 基因转染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 Akt1 和 Akt2 组均获得了稳定表达 Akt1 和 Akt2 基因的 GES-1 细胞模型。Akt1 组:① Akt1 蛋白相对表达量(0.96 ± 0.05)分别是空载组(0.47 ± 0.02)和对照组 (0.64 ± 0.03)的 2.03 ± 0.22 和 1.48 ± 0.19 倍(均 P < 0.01),Cyclin D1 蛋白相对表达量(0.74 ± 0.01)分别是空载组(0.29 ± 0.01)和对照组(0.22 ± 0.01)的 2.57 ± 0.05 和 3.44 ± 0.04 倍(均 P < 0.01);②吸光度(A490)值于第 1、2 天分别与空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 3 ~ 6 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1);③ S 期细胞数与空载组和对照组比较分别增多约 20.00% 和 21.10%,G2 期细胞数减少约 20.80% 和 15.48%(均 P < 0.01)。Akt2 组:① Akt2 蛋白相对表达量(0.95 ± 0.01)分别是空载组(0.62 ± 0.02)和对照组(0.56 ± 0.01)的 1.53 ± 0.04 和 1.69 ± 0.01 倍(均 P < 0.01),Cyclin D1 蛋白相对表达量(0.31 ± 0.02)与空载组(0.29 ± 0.01)和对照组(0.22 ± 0.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 A490 值于第 1 ~ 6 天分别与空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③ S 期细胞数与空载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Akt1 基因可使 GES-1 细胞 S 期细胞数增多,并提高细胞的增殖能力;而 Akt2 基因对 GES-1 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2010 Vol. 5 (6): 423-428 [摘要] ( 1307 ) [HTML 1KB] [PDF 395KB] ( 1680 )
6 马雪梅 白志刚 张忠涛 屈翔 赵晓牧
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基因Txr1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人乳腺癌细胞制备紫杉醇耐药细胞模型,探讨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中紫杉醇耐药基因 Txr1 表达的影响。 方法 比较紫杉醇预处理前后不同浓度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用 RT-PCR 方法检测 Txr1、TSP1 和 MDR1 的 mRNA 水平变化;用 Western blot 检测 Txr1 和 TSP1 的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结果 紫杉醇预处理后,紫杉醇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 细胞)的生长作用明显减弱。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MCF-7 细胞经过紫杉醇作用后被阻滞于细胞周期的 G2M 期。紫杉醇作用于 MCF-7 细胞后,Txr1 的 mRNA 水平上调,TSP1 下调,而 MDR1 表达无明显改变。类似的结果在蛋白的水平被 Western blot 进一步证实。 结论 紫杉醇可能通过 Txr1 上调抑制 TSP1 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2010 Vol. 5 (6): 429-433 [摘要] ( 1700 ) [HTML 1KB] [PDF 0KB] ( 179 )
7 任利彬 周正 杜云峰 许建华 沈恩允 王仙斌 高旭
125I放射性粒子对荷人结肠癌裸鼠治疗效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裸鼠皮下人结肠癌移植瘤的局部抑制作用。 方法 雌性 Balb/c 裸鼠 20 只,以人 Colo205 型结肠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人结肠癌实体肿瘤模型,待肿瘤体积长至理想大小,随机分成 2 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移植瘤以 125I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每周测量 2 次肿瘤体积,治疗 27 d 后,处死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相对肿瘤体积(RTV)、相对肿瘤增殖率(T/C)、ABC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增殖率[Brdu 标记指数(LI)]。 结果 治疗 27 d 后,裸鼠均存活。治疗组(125I 粒子组)移植瘤的 RTV 为(251.59 ± 72.24),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RTV(1087.94 ± 510.72),相对肿瘤增殖率为 23.13%,明显减少,治疗组的 LI 为(15.00 ± 5.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LI(38.75 ± 6.29)。 结论 ①人 Colo205 型结肠癌模型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大肠癌基础研究的良好模型之一;②125I 放射性粒子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局部抑制作用;③125I 放射性粒子在肿瘤体内累积一定剂量才会逐渐显现治疗效应。
2010 Vol. 5 (6): 434-437 [摘要] ( 1418 ) [HTML 1KB] [PDF 288KB] ( 1683 )
8 孔艳 吴小红 杨立宏 安祺 董关木 俞永新
反转录酶活性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目的 在传统产物增强性反转录酶(PERT)活性检测方法基础上建立检测反转录酶活性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 方法 以噬菌体 MS2 RNA 为模板,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并分别以连续 10 倍倍比稀释的 AMV 反转录酶(1 × 10-1 ~ 1 × 10-9 U/μl)标准品催化体外反转录反应合成相应 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底物 cDNA 模板量,并获得相应的 PCR 荧光值曲线,分析 AMV 反转录酶的相对活性。同时应用传统 PERT 方法对 cDNA 进行扩增,测定该方法的灵敏度。 结果 将 AMV 反转录酶标准品连续 10 倍倍比稀释后催化反转录反应,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所得的反转录产物 cDNA,结果得到与理论值完全相符合的 PCR 标准荧光值曲线;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浓度为 1 × 10-2 ~ 1 × 10-8 U/μl 的 AMV 反转录酶均可得到相应的荧光值。不同稀释度的 AMV 反转录酶,经传统 PERT 方法扩增后,结果显示浓度为 1 × 10-3 ~ 1 × 10-7 U/μl 的 AMV 反转录酶均可见大小为 112 bp 的阳性条带,检测灵敏度达到 1 × 10-7 U/μl。 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的检测反转录酶活性的新方法,实验操作简单,具有高精确性和无污染性,为生物制品外来污染尤其是反转录病毒污染的检测提供了参考指标。
2010 Vol. 5 (6): 438-441 [摘要] ( 1730 ) [HTML 1KB] [PDF 253KB] ( 2831 )
 综述
9 王会岩 李艳 李校堃
FGF21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是最新发现和糖脂代谢有关的因子,它可以调控各种内分泌功能[1]。本文就它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2010 Vol. 5 (6): 442-445 [摘要] ( 1874 ) [HTML 1KB] [PDF 278KB] ( 5355 )
10 荆志伟 王忠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带来了大规模、高通量的信息,同时也对数据的探索性分析及信息提取提出新的挑战。伴随出现的诸多方法,如基因芯片数据的标准化,样本(或基因)间距离的度量,以及样本(或基因)的监督和非监督分类等分析方法,力图将无机的信息数据和有机的生命活动结合起来,阐释生命特征及基因功能,已成为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课题[1]。探索基因功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2]亦成为研究的重点,新的分析工具不断产生[3]。本文就近 5 年来医学研究领域中基因芯片数据以分类分析方法为主作一综述。......
2010 Vol. 5 (6): 446-450 [摘要] ( 1756 ) [HTML 1KB] [PDF 279KB] ( 2500 )
11 谢俊 黄英
重组转铁蛋白的研究进展
转铁蛋白家族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该家族蛋白是由血清转铁蛋白、卵转铁蛋白、乳转铁蛋白、黑色素转铁蛋白、碳酸酐酶抑制因子等构成[1]。血清转铁蛋白(serum transferrin)在人、罗猴、狗、猫、兔、荷兰猪、小鼠、大鼠、奶牛、绵羊、山羊、马、火鸡、鸭、海龟和响尾蛇中均有存在,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分布在胆汁、羊水、脑脊液、淋巴液、初乳和乳汁中,但血浆中含量最高(2.5 g/L),占血浆总蛋白的 4%,从血浆蛋白质的含量看,列第四位。由于转铁蛋白具有铁的转运,抗菌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等多种生物功能,并且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在药物中转运方面也有特殊功能,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人转铁蛋白(human transferrin,hTF)的临床应用及重组人转铁蛋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2010 Vol. 5 (6): 451-454 [摘要] ( 1673 ) [HTML 1KB] [PDF 285KB] ( 3837 )
 技术与方法
12 曹娜娜 黄红兰 赵春燕
电子基因芯片DNA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方法建立
Nanogene 公司研制的电子基因芯片利用电子场、热循环或化学技术等吸引带负电的 DNA、RNA 或其他生物分子和探针结合到芯片特定位点上进行杂交检测[1]。Nanogene 电子芯片具有精确性和严谨性,对生物分子的电子吸引力大大加速了分子结合到芯片上的速度,与传统的被动式芯片(如 Affymetrix、Genechip)相比,提高了 1000 倍以上。通常被动式芯片的点样需要花几个小时,而主动式电子芯片仅需要 30 ~ 60 s。 我们曾建立了一种等温网状分枝扩增技术(ramification amplification method,RAM),该方法利用环形探针和捕获探针分离和检测靶序列,当环形探针与靶基因结合时,在连接酶的作用下以共价键连接成环状。然后,延着环形探针聚合酶延伸连接的正向引物,置换下游链,产生多聚 ssDNA,这个过程类似噬菌体体内复制过程。再以多聚 ssDNA 作为模板,反向引物与它杂交、延伸、置换下游链,产生大的分枝复合物,导致指数级扩增,整个反应在等温条件下进行[2]。RAM 具有和 PCR 一样的灵敏度,而且等温扩增不需要温度循环仪,在任何条件下均可进行扩增反应。在本实验中,我们将 RAM 方法与电子芯片有机结合起来,在电子芯片上进行 RAM 扩增,以大肠埃希菌的产志贺样毒素 O157 志贺毒素基因 2(shiga toxin 2,stx2)作为检测靶基因,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使电子芯片技术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0 Vol. 5 (6): 455-457 [摘要] ( 1454 ) [HTML 1KB] [PDF 267KB] ( 1552 )
 讨论与争鸣
13 张黎黎 张宏梁 田玲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考
什么是生物安全,大致有两种说法:狭义论和广义论、风险控制说和状态说[1-3]。前者是从生物安全的范围和关注领域出发,狭义“生物安全”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产生的遗传工程体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广义“生物安全”是指自然生物、人工生物(包括其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的潜在风险和现实危害,具有普遍性。后者是从生物安全管理和结果考虑,风险控制说认为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对人体和生态环境引发的安全问题,是对生物技术及其产生的转基因生物体的潜在的社会防范”;状态说认为生物安全是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人类生命和健康不受人类生物技术活动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侵害和损害的状态。 综上两种说法四个概念,基本勾勒出当前对生物安全界定的关键要素:人工生物、自然生物、管理主体、维护对象。人工生物和自然生物互相独立,在特定时空尺度它们通过排斥、削弱、适应、抑制和根除等途径都会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和现实危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关注两者活动带来的影响。管理主体和维护对象相伴而生,加强人工生物和自然生物的安全管理,才能维护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安全状态。 现代生物技术产品商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有关生物安全的讨论日趋激烈,“生物安全”术语在各大媒体不断出现,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之后,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生物安全问题日趋逐步增多、更加复杂,世界各国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2010 Vol. 5 (6): 458-460 [摘要] ( 1363 ) [HTML 1KB] [PDF 193KB] ( 2050 )
14 余文海
胃肠外无创痛给药的思考
给药途径的选择,目前仍然以胃肠外的静脉、肌注方式和胃肠给药的口服方式为主。口服药的吞咽困难、刺激胃肠和药效受损,注射剂有创痛性、不良反应和潜在风险等都不是患者愿意接受的,只是无奈于病魔的缠身不得已而忍受之。随着广大患者依从性要求的不断加强,摆在我们医药研发人员面前的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尽快攻克“有创痛”给药这一难关,早日实现“无创痛”给药这一重大任务目标。笔者认为,药物的研究开发必须要突破“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这两大难关,这两大难关是制约整个治疗过程的瓶颈。药物的研发必须以精细化、高质量、高效能、无毒性或毒性小和方便使用等为主要原则。兹就药物剂型的改进和给药途径的变通略陈管见,旨在抛砖引玉。......
2010 Vol. 5 (6): 461-462 [摘要] ( 1013 ) [HTML 1KB] [PDF 161KB] ( 1659 )
 调查与研究
15 李荣 李冬梅 徐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创刊5年载文及引文统计分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是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唯一的行业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会刊。2006 年 12 月创刊,杂志为双月刊,每期 80 页。2007 年 6 月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后,又于 2008 年 1 月被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1]。这表明该刊起步阶段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创刊至今共 21 期所刊载文献信息为来源,对该刊载文、作者机构、地区分布及栏目载文、引文、普赖斯指数、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 Microsoft 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清楚了解该刊的发展变化,并总结出其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为正确评价期刊质量提供依据。......
2010 Vol. 5 (6): 463-465 [摘要] ( 1037 ) [HTML 1KB] [PDF 179KB] ( 1316 )
 讲座
16 胡良平 周诗国
成组设计一元定量资料的三种特殊检验及其SAS实现
编者按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的今天,生物统计学更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石,是生物学研究者检验假说、寻找模式、建立生物学理论的有利工具,也是生物学研究者探索微观和宏观生物世界的必备基础知识。对于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涌现的大量的、以天文数字计量的分子遗传数据,必须借助统计学知识加以分析处理,才能从中获得有意义的信息。“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据分析能力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对各种生态学现象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现在,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得生物统计分析过程大大简化,生物统计分析软件包的普及将生物统计学从统计学家的书本里解放了出来,简化了生物统计分析过程,使之成为生物学研究者的常用工具。本刊特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统计学咨询中心主任胡良平教授,以“如何用 SAS 软件正确分析生物医学科研资料”为题,撰写系列统计学讲座,希望该系列讲座能对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
2010 Vol. 5 (6): 466-468 [摘要] ( 1063 ) [HTML 1KB] [PDF 242KB] ( 1842 )
 特载
17 赵贵英 张树庸
2010年9月份医药生物技术信息
生命科学研究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层出不穷。笔者将 2010 年 9 月和医药生物技术有关内容,以信息形式加以总结,供读者参考使用。......
2010 Vol. 5 (6): 469-471 [摘要] ( 970 ) [HTML 1KB] [PDF 206KB] ( 835 )
编辑部公告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变更的公告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投稿途径及收费情况的声明
更多>>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撰写格式
版权转让协议
京ICP备120202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224号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号楼1011-1013室 100022
电话:010-62115986 传真:010-62115976 E-mail: cmbj01@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