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首页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数据库收录 | 期刊获奖 |  | English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系统
专家审稿系统
编委审稿系统
主编审稿系统
远程编辑系统
在线出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友情链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新闻出版总署
PUBMED
EMBASE
访 问 量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当期目录
 
ISSN 1673-713X    CN 11-5512/R
2008年 3卷 3期     刊出日期:2008-06-10

论著
综述
讲座
特载
学术活动预告
信息站点
环球动态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161
全国人大常委会桑国卫副委员长贺信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欣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谨向你会和全体代表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国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九五”“十五”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政策,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药生物技术作为生物技术中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是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重点之一,也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部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作为我国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全国性行业协会,是政府联系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医药生物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在此我对你会及其广大会员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衷心期盼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大会圆满成功!并向你会即将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表示祝贺!
2008 Vol. 3 (3): 161 [摘要] ( 1233 ) [HTML 0KB] [PDF 0KB] ( 180 )
162
卫生部陈竺部长贺信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欣悉你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我谨代表卫生部向你会和全体与会代表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医学生物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迅速,为医学研究、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断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使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展现出更为光明的前景。

当前,我国正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学生物技术对于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我国医学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此,我非常希望这次代表大会也能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如何在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行研究和讨论,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

最后,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取得更大发展!
2008 Vol. 3 (3): 162 [摘要] ( 1055 ) [HTML 0KB] [PDF 0KB] ( 177 )
163 刘海林
办好行业协会 促进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编者按

2008 年 5 月 31 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大会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彭玉理事长主持。会议认真总结了第三届理事会任期内的工作,结合新时期的任务修改了协会的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原卫生部副部长彭玉同志连任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现特刊载刘海林副理事长代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希望全协会的同志们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开拓创新,为推动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

本届理事会 2002 年 12 月就职,任期即将结束。现在,我代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对协会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

一、过去 5 年的工作回顾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我会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本届理事会任期的 5 年里,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协会的定位,确立了以服务行业、服务会员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概括为“六个一”的工作目标。通过大家的努力,协会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08 Vol. 3 (3): 163-166 [摘要] ( 1919 ) [HTML 0KB] [PDF 0KB] ( 229 )
 论著
169 陈东野 陈晓巍 田永胜 左瑾 曹克利 方福德
人工耳蜗植入者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突变的分析

目的
研究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耳聋患者中,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发生概率。

方法 选取 100 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语前聋 96 例,语后聋 4 例;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史者 16 例),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 DNA,以 PCR 方法扩增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
突变。

结果 100 例患者中有 2 例检测到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 1555A>G 纯合突变,1 例检测到 delT961Cn 杂合突变,致病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 3%。

结论 在所研究的人工耳蜗植入群体中,线粒体 12S rRNA 基因突变不是主要的致聋病因。
2008 Vol. 3 (3): 169-172 [摘要] ( 2027 ) [HTML 0KB] [PDF 0KB] ( 276 )
173 袁东红 王燕 谢华红 孟存英 杨利萍 宋久刚 刘杰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3 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3(GPC3)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能否作为一个新的肝癌预警分子。

方法 肝癌及癌旁组织取自 160 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GPC3 在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GPC3 表达与患者性别(男性 89 例,女性 71 例)、年龄(≤ 50 岁 102 例,> 50 岁 58 例)、血清 HBsAg(阳性 102 例, 阴性 58 例)、甲胎蛋白(< 300 μg/L 61 例,≥ 300 μg/L 99 例)、肿瘤大小(直径 ≤ 5 cm 104 例,> 5 cm 56 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 48 例,中分化 55 例,低分化 57 例)的关系。

结果 GPC3 表达阳性率肝癌组织为 74.4%(119/160),癌旁组织为 43.8%(70/160),肝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χ2= 17.21,P < 0.05)。GPC3 表达与血清 HBsAg、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GPC3 表达阳性率血清 HBsAg 阳性者为 79.4%(81/102),阴性者为 65.5%(38/58,P < 0.05);肿瘤直径 ≤ 5 cm 者为 69.2%(72/104),> 5 cm 者为 83.9%(47/56,P < 0.05);肿瘤组织高分化者为 60.4%(29/48),中分化者为 80.0%(44/55),低分化者为 80.7%(46/57),高分化组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织(P< 0.05)。

结论 GPC3 可能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肝癌的预警分子。
2008 Vol. 3 (3): 173-176 [摘要] ( 2059 ) [HTML 0KB] [PDF 0KB] ( 216 )
177 余龙林 杨芳 朱娟莉 陈超
HCV非结构蛋白质5A基因全长和高免疫源区的表达及免疫活性检测

目的
探讨 HCV 非结构蛋白质 5A(NS5A)基因全长和高免疫源区的表达并比较其检测灵敏度。

方法
以含 HCV 全基因组的质粒 pBRtm/HCV-3011(1b 型)为模板,采用 PCR 方法扩增出 NS5A 全长基因(以下用 NS5AL 代替)和高免疫源区基因(以下用 NS5AS 代替),与 pET-32a 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pET- NS5AL 和 pET-NS5AS,分别转化 E.coli Rosetta(DE3)pLysS 和 BL21(DE3) 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表达,镍螯合(Ni2+-NTA)琼脂糖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 NS5AL 和 NS5AS 蛋白,最后通过 ELISA 法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并对其检测灵敏度进行比较。

结果
SDS-PAGE 鉴定与蛋白质印迹验证结果表明,重组NS5AL 和 NS5AS 蛋白均得到很好地表达;纯化的重组 NS5AL 和 NS5AS 蛋白浓度分别为 0.146 和 0.426 mg/ml,纯度均 > 96%;ELISA 检测结果表明,重组 NS5AL 和 NS5AS 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且重组 NS5AL 蛋白的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 NS5AS。

结论
成功地表达出重组 NS5AL 和 NS5AS 蛋白,均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将有助于提高 HCV 临床检测的灵敏度。
2008 Vol. 3 (3): 177-182 [摘要] ( 1897 ) [HTML 0KB] [PDF 0KB] ( 277 )
183 王永仿 褚莉莉 窦骏 赵枫姝 唐权 曹明刚 李雅亭 胡卫华 王净
GM-CSF与IL-21基因共转染卵巢癌细胞及其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 IL-21 基因共转染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方法
制备 pRSC-GM-CSF- IL21 重组质粒,再用脂质体将 质粒 pRSC-GM-CSF、pRSC-IL21 和 pRSC-GM-CSF-IL21 分别转染人卵巢癌 SKOV3 细胞(依次命名为 SKOV3/GM- CSF、SKOV3/IL21、SKOV3/GM-CSF-IL21 细胞)。以 RT- PCR 方法检测 GM-CSF 与 IL-21 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细胞表面 HLA-AB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 类相关基因(MIC A/B)、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1)的表达,以及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对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以未转染的 SKOV3 细胞和转染空质粒 pRSC 的细胞(SKOV3/Neo)为对照。

结果
经酶切与测序鉴定,pRSC-GM-CSF-IL21 重组体构建正确,共转染 SKOV3 细胞中有目的基因 GM-CSF、IL-21 的表达。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增殖特性、细胞周期分布及 HLA-ABC 表达无明显变化。SKOV3、SKOV3/Neo、SKOV3/GM-CSF、SKOV3/IL21 和 SKOV3/GM-CSF-IL21 细胞的 MIC A/B 表达量分别为 19.24% ± 2.31%、31.11% ± 3.76%、37.27% ± 3.04%、54.97% ± 4.77% 和 63.94% ± 5.90%;ICAM-1 表达量分别为 35.88% ± 3.06%、37.75% ± 4.09%、68.59% ± 4.84%、78.53% ± 5.78% 和 84.10% ± 3.98%;加入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后 NK 细胞活性分别为 31.8% ± 3.6%、42.7% ± 3.3%、54.7% ± 7.4%、55.9% ± 4.4% 及 63.4% ± 6.4%。SKOV3/GM-CSF-IL21 细胞分别与 SKOV3、SKOV3/ Neo 细胞比较,3 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GM-CSF 与 IL-21 基因共转染可上调 SKOV3 细胞表面 MIC A/B 与 ICAM-1 表达,表达产物可增强 NK 细胞活性,这有助于免疫细胞激活,增强抗肿瘤效应。
2008 Vol. 3 (3): 183-188 [摘要] ( 1803 ) [HTML 0KB] [PDF 0KB] ( 317 )
189 高鹏 丁强 方祖军 郑捷
IL-12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人 IL-12(hIL-12)p40 和 p35 双亚基真核共表达载体并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

方法 根据 hIL-12 p40 和 p35 亚基全长 cDNA 序列分别设计合成引物行 PCR 扩增,将扩增所得 p40 和 p35 片段采用 overlap PCR 法拼接,获得的 rhIL-12 融合基因与 pGEM-T Easy 质粒连接,将鉴定正确的 pGEM-T/rhIL-12 重组质粒克隆至 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中,构建 pcDNA3.1(+)/rhIL-12 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 pcDNA3.1(+)/rhIL-12 经脂质体介导转染 hMSC,同时以转染 pcDNA3.1(+)空质粒作为对照组,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在转染后第 4 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rhIL-12 融合基因的表达;另分别在转染后第 2、4、6、8、10、12、14 天,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rhIL-12 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
PCR 扩增结果显示特异性扩增出 p40(1000 bp)、p35(600 bp)、rhIL-12(1600 bp)片段,均与预期 DNA 表达片段大小一致。pcDNA3.1(+)/rhIL-12 测序显示克隆的 rhIL-12 基因序列与报告序列完全相同。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转染 pcDNA3.1(+)/rhIL-12 的 hMSC 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与对照组 hMSC 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蛋白质印迹和 ELISA 检测显示,转染 pcDNA3.1(+)/rhIL-12 的 hMSC 培养上清液中可见 rhIL-12 融合蛋白的持续表达;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 rhIL-12 融合蛋白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 hIL-12 p40 和 p35 双亚基真核共表达载体 pcDNA3.1(+)/rhIL-12,为利用 hIL-12 进行非病毒载体抗肿瘤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2008 Vol. 3 (3): 189-193 [摘要] ( 1808 ) [HTML 0KB] [PDF 0KB] ( 263 )
194 江杨华 杨月珍 朱娟莉 陈超
人细胞色素 P450 2D6 4 个单核苷酸突变株活性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替换对人细胞色素 P450 CYP2D6 酶活性及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方法
体外构建 CYP 2D6 野生株(WT)和 G169R、P34S、E410K、V7M 等 4 个单核苷酸突变株的表达载体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裂解并提取各酶的蛋白微粒体,用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其表达,再分别测定各酶代谢底物丁夫洛尔和 3-[2-(N,N 二乙基-N-甲铵)乙基]-7-甲氧基-4-甲基香豆素(AMMC)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酶促反应速度(Vmax)。以 AMMC 为底物对 CYP 2D6 WT 和 V7M、G169R 进行高通量药物抑制实验,所选药物包括已知的 2D6 抑制剂(奎尼丁、舍曲林)、底物(氯丙嗪、氟西汀、阿米替林)和既非抑制剂又非底物的化合物(酮康唑、曲格列酮),求得不同药物对不同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各酶均表达良好。CYP2D6 WT 代谢丁呋洛尔和 AMMC 的 Km 值分别为 19.22、2.06 μmol&#8226;L-1,Vmax 值分别为 154.53、21.60 pmol&#8226;min-1&#8226;mg-1,Vmax/Km 值分别为 8.04、11.49 μl&#8226;min-1&#8226;mg-1。与 CYP2D6 WT 比较,V7M 代谢 2 种底物的 Vmax 值均要高得多 (P < 0.05),G169R 和 E410K 均稍低,而 P34S 都要低很多(P < 0.05);各突变株的 Km 值也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药物对 CYP2D6 WT 和 V7M 和 G169R 的抑制程度排序均为奎尼丁 > 氯丙嗪 > 氟西汀 > 阿米替林 > 舍曲林 > 酮康唑/曲格列酮;药物对 V7M 和 G169R 的 IC50 值与 CYP2D6 WT 的 IC50 值比值,奎尼丁分别为 0.88 和 0.80,氯丙嗪 0.54 和 0.80,氟西汀 0.65 和 1.02,阿米替林 0.85 和 0.71,舍曲林 0.43 和 0.74。

结论
CYP2D6 部分单核苷酸突变株的酶动力学特征与野生株有明显差异,单核苷酸替换可导致酶对药物抑制的敏感性发生变化。
2008 Vol. 3 (3): 194-199 [摘要] ( 1922 ) [HTML 0KB] [PDF 0KB] ( 224 )
200 张美华 贾颐舫 吴爱华 张艳萍
雌激素对孕妇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员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孕妇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的动员作用。

方法
取孕期为 10、20、30 周的健康、单胎孕妇外周静脉血,采用 Ficol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进行 EPC 鉴定,取培养 4 d 的细胞,加入 DiI 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和 FITC 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I),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和记录图像。取培养 7 d 的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不同孕期孕妇外周血 EPC 集落( 50 个细胞)形成数(CFU)。分别通过跨膜迁移和增殖实验观察雌激素对 EPC 的动员和促增殖作用,随机选取培养 7 d 的细胞,分别加入浓度为 1 × 10-10、1 × 10-9、1 × 10-8 mol/L 的雌二醇(雌二醇作用组),在相差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培养 24 h 后 EPC 的跨膜迁移数和培养 48 h 后 EPC 的增殖数,以加入 PBS 作为对照组,实验均重复 3 次。

结果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平均 85% 以上的细胞摄取 DiI-acLDL 并结合 FITC-UEA-I,可以鉴定为 EPC。孕期为 10、20、30 周孕妇外周血 EPC 的 CFU 分别为 1.67 ± 0.33、4.83 ± 0.60、7.50 ± 0.6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浓度为 1 × 10-10、1 × 10-9、1 × 10-8 mol/L 雌二醇作用组 EPC 跨膜迁移数(× 103 个/膜)分别为 1.50 ± 0.09、1.61 ± 0.06、1.90 ± 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3 ± 0.06,P < 0.01);EPC 增殖数(× 105 个)分别为 1.07 ± 0.05、1.33 ± 0.05、1.19 ± 0.0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 0.03,P < 0.01)。

结论
孕妇外周血 EPC 的功能状态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对 EPC 的动员具有重要作用。
2008 Vol. 3 (3): 200-203 [摘要] ( 1909 ) [HTML 0KB] [PDF 0KB] ( 203 )
204 王继麟 朱家鸿 徐葛林
靶向 PV 株核蛋白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对不同狂犬病病毒毒株复制的交叉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小分子干扰 RNA(siRNA)对狂犬病病毒(RV)不同毒株复制的交叉抑制效果。

方法
采用体外转录和 RNA 酶 III 消化长片段双链 RNA 的方法制备 8 条以 RV 的 PV 株核蛋白(N)基因为靶基因的 21nt siRNA,用以转染已经感染了不同滴度PV、CTN 或 CVS 株 RV 的BSR 细胞,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转染的 siRNA对 已感染 BSR 细胞的不同毒株 RV 复制的抑制效果,并分析这种抑制效果与靶基因序列的相关性。

结果
不同 21nt siRNA 均对 PV 株的复制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对 CTN 株和 CVS 株的交叉抑制作用观察结果表明,21nt siRNA 与靶基因在碱基错配高达 5 个的情况下仍对病毒复制保持抑制效应。然而,siRNA 与靶基因碱基错配的位置与抑制作用的丧失高度相关。3’ 端第 2 个碱基的错配将使抑制作用表失,随后的碱基错配对抑制作用的影响依次降低;中部碱基错配影响较小;而 5’ 端碱基错配对抑制作用几乎没有影响。

结论
siRNA 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的丧失与其同靶基因序列碱基错配的位置相关,3’ 端碱基错配可降低其抑制作用的特异性,产生偏靶效应的范围和概率可能增大,这为设计独特的 siRNA 序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8 Vol. 3 (3): 204-209 [摘要] ( 1817 ) [HTML 0KB] [PDF 0KB] ( 222 )
210 卢杰 卢珍
金黄色葡萄球菌 eap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
构建携带 eap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具有活性的重组 EAP 融合蛋白。

方法
PCR 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 DNA,回收、
纯化的扩增产物与 pMD18-T 载体相连接得重组质粒 pMD18-T-EAP,转化 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酶切鉴定;未酶切组作为对照组重组质粒 pMD18-T-EAP 和 pET28a(+)表达载体分别用 Nde I 和 Xho I 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连接,转化 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酶切鉴定;空载体作为对照组。用不同浓度(终浓度 1、2、4、8 mmol/L)和不同诱导时间(1、2、3、4、5、6 h)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对阳性重组菌进行表达优化,分别取 E.coli上清液和沉淀做电泳分析。应用 MagneHisTM 蛋白纯化系统纯化重组 EAP 融合蛋白,并通过薄层扫描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结果
所获 eap 基因与 GeneBank 的基因序列同源性 > 99%;氨基酸同源性达 100%。重组质粒经 IPTG 诱导,阳性重组菌转化子均有表达;当吸光度(A )值等于 0.6 ~ 0.8 时,相对分子质量约 70 000 处出现目的蛋白条带。破碎的重组菌 pET28a-EAP上清液中目的蛋白条带较清楚,沉淀中几乎看不到。终浓度 1 mmol/L 为最佳蛋白表达工作浓度。IPTG 诱导 1 h 重组 EAP 融合蛋白有一定量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增加不明显,3 h 时的表达量达最高,之后,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表达的重组 EAP 融合蛋白含量占全菌体蛋白的 29.6%。

结论
成功地克隆和表达了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组 EAP 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以 EAP 蛋白作为免疫原预防和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奠定基础。
2008 Vol. 3 (3): 210-213 [摘要] ( 1809 ) [HTML 0KB] [PDF 0KB] ( 227 )
 综述
214 赵丽艳 张养军 钱小红
蛋白质和多肽的 N 端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氨基酸序列测定是了解蛋白质性质和功能的重要途径, N 端区域又是蛋白质及多肽重要的结构和功能部位,其序列特异性很高,通过 N 端的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就可以对大多数蛋白质进行鉴定[1]。例如,可以通过对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的 N 端进行人工修饰(如环化修饰、甲基化修饰等),提高其降解稳定性延长药效[2-3]。因此 N 端肽段的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蛋白质和多肽 N 端测序技术及方法进行了综述。
1 蛋白质和多肽 N 端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所有蛋白质合成都起始于 N 端,其序列组成对其生物学功能有着巨大的影响。①蛋白质的半衰期与 N 端氨基酸的特异性有关,或者说 N 端氨基酸残基对蛋白质的寿命有控制作用[4];②N 端序列与蛋白质的亚细胞器定位有密切关系,例如,某些特殊的氨基酸序列可以作为蛋白质分选标记影响蛋白质定位[5];③蛋白质的 N 端可发生许多种翻译后修饰,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如在新生肽链的成熟过程中,2/3 的叶绿体蛋白质会发生起始甲硫氨酸残基的剪切和前导肽的去除[6];又如核心组蛋白 N 端赖氨酸的可逆乙酰化修饰使组蛋白与 DNA 间的作用减弱, 导致染色体局部解旋,促进基因转录,而去乙酰化则抑制基因转录[7]。这种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过程中的任何异常都会导致生长、发育的紊乱, 诱发白血病、皮肤癌等疾病[8]。因此,通过对蛋白质 N 端序列的研究有利于分析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揭示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2008 Vol. 3 (3): 214-216 [摘要] ( 2024 ) [HTML 0KB] [PDF 0KB] ( 231 )
217 庞坦 庄朋伟 张艳军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的发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治疗及其伤后功能重建带来了曙光[1-3]。研究发现,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 NSC 能够继续存活并迁移、分化,而且成年 NSC 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神经元[4-5]。因此,体外培养的 NSC 移植后在体内的定向诱导分化已成为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作为 NSC 移植研究的起点,NSC 的体外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即对当前国内外的 NSC 体外培养方法做一综述。

1 概述

干细胞是指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1992 年,Reynolds 和 Weiss[6]在成年小鼠的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并首次提出了 NSC 的概念。1997 年,McKay[7]将 NSC 定义为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细胞。NSC 具有两大生物学特征:自我更新能力和通过不对称细胞分裂的方式分化、产生新生神经元[8]。现在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无论是在哺乳动物胚胎还是成年个体的脑组织中都存在具有分裂潜能的干细胞,它们能分化为更多的干细胞或多种神经前体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新生细胞产生的源泉。......
2008 Vol. 3 (3): 217-220 [摘要] ( 1655 ) [HTML 0KB] [PDF 0KB] ( 225 )
220 黄永灿 邓力
生长因子微囊化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生长因子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通过细胞间信号传递影响细胞活动的一类多功能调节肽,具有调节细胞分裂、增殖、迁移及其基因表达等重要功能[1]。生长因子主要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即可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研究表明,不同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或拮抗效应,如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明显促进血管新生[2],而联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 TNF- β1 时,TGF-β1 对细胞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明显降低[3]。但生长因子还存在稳定性差、半衰期短等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此,国内外众多学者将生长因子微囊化制备成缓释制剂,提高了生长因子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了其在体内的降解速度。例如,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生长因子微囊化缓释制剂,都取得了较好的缓释效果[4-6]。生长因子微囊化缓释制剂的剂型主要有微球、纳米粒和由复合材料构建的缓释体系等。本文就生长因子微囊化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做一综述。

1 生长因子缓释微球

生长因子缓释微球是指将生长因子溶解或分散在高分子材料基质中形成的粒径为 1 ~ 250 mm 的骨架型微小球状实体,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复乳液中干燥法、乳化交联法、乳化冷凝法等。......
2008 Vol. 3 (3): 220-222 [摘要] ( 1859 ) [HTML 0KB] [PDF 0KB] ( 221 )
223 李良 徐锐 汪浩勇
帕金森病中关键致病因子α突触核蛋白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α 突触核蛋白(α-Syn)的突变和异常聚集与 P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尚未明确其致病机制。α-Syn 是可溶性小分子蛋白,主要集中在脑部神经细胞中表达,定位于突触前神经末梢[1]。α-Syn 最早是由 Ueda 等[2]在鉴定阿尔茨海默病(AD)的淀粉样斑时,发现了非淀粉样成分片段(non-amyloid component,NAC),由此找到其前体蛋白(non-amyloid component precursor,NACP),命名为 α-Syn。α-Syn 的错义突变(A30P、A53T 和 E46K)和其核心序列 (66VGGAVVTGV74)对 PD 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3-4]。且研究证明,α-Syn 在 PD 患者的脑组织中会形成大量不溶性包涵体[5],该蛋白突变体能自身聚集成淀粉样纤维[6-7]。这都预示着该蛋白质的异常聚集和纤维化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 α-Syn 的研究历史、结构特征、错义突变、核心序列、蛋白质的纤维化和聚集及聚集的抑制剂做一综述。......
2008 Vol. 3 (3): 223-225 [摘要] ( 1843 ) [HTML 0KB] [PDF 0KB] ( 185 )
226 张怡 胡昌华
美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

美伐他汀作为第 1 个被发现的他汀类药物[1],在该类药物的研究开发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美伐他汀产生菌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美伐他汀的产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采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菌株改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不仅可提高美伐他汀的产量,更有利于通过对药物合成功能基因的研究,实现由高通量向高内涵筛选的过渡。通过对美伐他汀生物合成途径和美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完成以天然产物为底物生产半合成药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为组合生物合成奠定基础,降低由化学半合成和全合成生产他汀类药物的成本。本文对美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及其相关单基因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1 美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基础
第 1 个上市的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较早。Hendrickson 等[2]发现了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中洛伐他汀聚酮合酶(PKS)基因的结构,推测洛伐他汀是典型的聚酮类化合物,其生物合成基因可能是成簇排列的,并提出了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的假想途径。Kennedy 等[3]在此基础上从土曲霉的基因文库中筛选到了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基因簇,阐述了洛伐他汀的生物合成途径,且通过对基因簇的开放阅读框(ORF)的比对确定了 13 个 ORF 的功能[4-5],还发现了洛伐他汀的 2 个聚酮链是以乙酸为前体头尾相连形成的,每个链上都有 1 个来源于甲硫氨酸的甲基,并认为 Diels-Alder 反应可能与形成洛伐他汀的双环系统有关[6]。由于他汀类药物相似的化学结构,洛伐他汀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为美伐他汀基因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2008 Vol. 3 (3): 226-228 [摘要] ( 1786 ) [HTML 0KB] [PDF 0KB] ( 209 )
229 朱莉莉 李建东 梁米芳
基因工程抗体分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抗体(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GEAb)是继多克隆血清和单克隆抗体之后的第三代抗体,在许多医学领域都极具应用潜力。众所周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常用的药物是疫苗和抗生素,但对于如 SAR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等难以获得相应疫苗或疫苗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毒感染,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基因工程抗体将有望为这类疾病提供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基因工程抗体是利用抗体工程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抗体分子进行重组和改造,并导入原核、真核、酵母或重组病毒等表达系统进行表达、生产的抗体[1]。真核表达系统具有翻译后修饰功能,能指导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装配和翻译后修饰,使抗体分子更接近于人源蛋白,与原核表达系统有很大的差别。哺乳动物细胞是生产基因工程抗体重要的真核表达系统[2],但其表达水平和表达效率一直是基因工程抗体生产领域的瓶颈,直接影响生产规模与成本,因此深入研究基因工程抗体分泌表达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现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2008 Vol. 3 (3): 229-231 [摘要] ( 1654 ) [HTML 0KB] [PDF 0KB] ( 226 )
 讲座
232 李长平 胡良平
如何正确进行生物医学科研设计 Ⅲ.如何合理选择两因素设计

编者按
生物医学科研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而生物体具有极大的变异性。科研的目的就是要从表面上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或现象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以便正确地解释和揭示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发展乃至消亡的规律,从而达到认识人类社会并促进其发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至于征服自然之目的。人类要完成此重任,仅靠热情和苦干是不够的,必需加上巧干。所谓巧干,就是要充分利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加上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思维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在确立了可行的奋斗目标之后,对未知事物或现象进行调查或试验。要想使调查或试验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同时,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又比较少,就需要有科学完善严谨的科研设计方案的指导。本刊特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统计学咨询中心主任胡良平教授,以“如何正确进行生物医学科研设计”为题,撰写系列统计学讲座。希望该系列讲座能对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制定科研设计方案有所帮助。
2008 Vol. 3 (3): 232-234 [摘要] ( 1420 ) [HTML 0KB] [PDF 0KB] ( 236 )
 特载
235 马永慧 翟晓梅
共识声明:有关多能干细胞衍生配子研究对科学、伦理和政策的挑战(2008年4月)

编者按

2004 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伦理学研究中心的“干细胞政策和伦理计划”研究组成员着手开展一项新的计划:建立一个专业的、国际的、跨学科的项目,以应对由于各国对胚胎研究和干细胞研究的政策的多样性引发的国际间科学合作的伦理和政策挑战。第一次会议在英国的 Hinxton 召开,因此出席会议的代表自称为“Hinxton 小组”(Hinxton Group)。会后在英美成员为主的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下,Hinxton 小组成为一个由对伦理和科技管理感兴趣的个人组成的非正式组织,成为国际性干细胞、伦理和法律联盟。迄今 Hinxton 小组已举办了3次会议,最近的一次会议于今年 4 月 9 - 11 日在英国Hinxton召开。会议的背景是由于近期干细胞研究表明,通过多能干细胞衍生配子是可能的,这项研究在加深对细胞生物学和早期胎儿发育的认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许多科学探索的领域都可能从该技术上获益。然而,这项研究的进展也会引发重大的伦理和政策挑战。各国伦理和文化宗教标准的多样性以相应法律构架的不同,影响着对该研究的评价,而科学发展又要求跨国界的合作和努力,因此,会议就多能干细胞衍生配子科学、伦理和政策问题最终形成一份包括中国在内的 14 个国家 40 余位专家的“共识声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本刊编委翟晓梅教授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即组织人员将这份共识声明翻译成中文,现特予刊载,供国内同道参考。......
2008 Vol. 3 (3): 235-236 [摘要] ( 1507 ) [HTML 0KB] [PDF 0KB] ( 210 )
237
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续二)

编者按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制定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简称“统一要求”)是帮助作者完成论文写作和向期刊投稿的指导性文件,在国内外广受作者和编辑的欢迎。为使国内广大作者和期刊编辑及时了解其最新版本的内容,本刊将分期转载 2007 年 10 月更新的“统一要求”的中文译本。ICMJE 并未签署和批准本中文译本的内容。“统一要求”的正式文件版本在 www.ICMJE.org


III.E. 通信

通讯作者/担保者有与期刊进行主要通信联络的职责,但ICMJE建议期刊编辑应将任何通信的副本发送给所有署名作者。

生物医学期刊应为读者开辟一个对已发表论文、短篇报道及与已发表文章无关的评论类文章进行评论、置疑或批评的园地。通常(但非必须)采用通信专版或专栏的形式。对于通信专栏中评论的论文的作者,应该给予做出答复的机会,作者的答复最好与通信发表在同一期中。应该要求通信的作者对是否存在竞争或利益冲突做出声明。......
2008 Vol. 3 (3): 237-240 [摘要] ( 1107 ) [HTML 0KB] [PDF 0KB] ( 152 )
 环球动态
241 刘新玉
易瑞沙 + 激素疗法: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新希望

据 ScienceDaily 网站 2008 年 5 月 19 日报道,美国 Texas 大学 Anderson 癌症中心组织的一项 II 期临床试验表明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与激素联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可增强激素治疗效果。

试验从位于美国及拉丁美洲等国家的 30 个中心共招募了 93 名初诊为转移性乳腺癌且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阴性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芳香化酶抑制剂 Arimidex(1 mg/d) + 易瑞沙(250 mg/d)试验组和 Arimidex + 安慰剂的对照组,主要评价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期揭盲 2 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PFS 分别为 14.5 和 8.2 个月,表明试验组耐药风险降低了 45%;试验组病情稳定超过 2 年和临床受益患者的比例分别为 47% 和 49%,而对照组分别为 22% 和 34%。试验的主要研究者 Cristofanilli 博士认为,这项研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家族类药物中首个被证实治疗乳腺癌有效的临床试验,对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 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采用激素疗法的同时可以尝试给予易瑞沙或其他 EGFR 类药物以增强激素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临床医生重新认识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并开展一系列的后续研究。
2008 Vol. 3 (3): 172 [摘要] ( 1591 ) [HTML 0KB] [PDF 0KB] ( 46 )
242 王常珺 柳青
基因疗法有望用于治疗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

美国 Weill Cornell 医学院的基因疗法专家 Ronald Crystal 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使用基因疗法治疗可延缓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LINCL)的病情进展。这一研究成果 2008 年 5 月 14 日刊登在 Human Gene Therapy 杂志上。

Ronald Crystal 及其同事在小鼠模型中已经使用基因疗法成功延缓 LINCL 病情进展。为进一步探讨这一疗法用于人体的安全性,自 2004 年起,研究小组使用基因疗法治疗 10 例年龄在 3 ~ 10 岁的患儿,均为晚期 LINCL。随后的 18 个月进行了神经功能检测和 MRI,MRI 显示治疗患儿的脑萎缩程度比病情自然进展要轻,但结果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言语和癫痫发作频率的测定表明,与未接受治疗的患儿相比,接受治疗的患儿可显著减缓病情进展。

英国伦敦大学 King 学院的神经学家 Jonathan Cooper 对这一结果持谨慎态度,认为此项研究最大的缺陷是选择未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目前尚不清楚对照组和接受治疗的患儿在病情进展的程度上是否具有可比性,因此很难确定治疗组是否优于对照组。此外,由于这一疗法是将病毒注入患儿脑内,其安全性尚不确定。
2008 Vol. 3 (3): 193 [摘要] ( 1485 ) [HTML 0KB] [PDF 0KB] ( 37 )
243 刘新玉
治疗胰腺癌药物的新发现:百里香醌
美国费城 Thomas Jefferson 大学 Kimmel 癌症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一种在中东国家常用的中药材——百里香醌(黑种草籽油提取物)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并抑制癌细胞生长。Jefferson 医学院外科助理教授 Hwyda Arafat 博士于 2008 年 5 月 18 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消化疾病周”(DDW)会议上发表了该项研究结果。

在对人胰腺癌细胞系的研究中,Arafat 博士及其同事发现加用百里香醌可杀死约 80% 左右的癌细胞。据此,他们分析百里香醌能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可干预某些重要基因如 p53BaxBcl-2p21 等的表达,主要表现为肿瘤抑制基因 p53 及促凋亡基因 Bax 的表达增多,抑凋亡基因 Bcl-2 的表达减少,同时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基因 p21 的表达也显著增加。此外,他们发现百里香醌还能通过促进胰腺癌细胞组蛋白的乙酰化从而改变染色质结构。同时,百里香醌还能使胰腺癌细胞中组蛋白脱乙酰基酶(HDAC)的表达及活性均降低,这表明百里香醌能发挥 HDAC 抑制剂的作用,HDAC 抑制剂是一类有望用于治疗癌症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尽管该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其结果提示百里香醌可作为一种预防性治疗药物用于手术治疗或化疗后的或具有肿瘤高发风险的患者,是传统医药被证实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又一典范。
2008 Vol. 3 (3): 219 [摘要] ( 1846 ) [HTML 0KB] [PDF 0KB] ( 41 )
244 刘新玉
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的利弊

传统观念认为在接受较大手术前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能使患者免于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 Devereaux 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向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 β 受体阻滞剂极有可能对处于手术环境中的机体造成严重伤害,这一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 2008 年 5 月 13 日的 The Lancet
对 23 个国家 190 所医院 8351 例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有其潜在可能的,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双盲试验,试验分为 2 组,其中 4174 例给予 β 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控释剂,4177 例给予安慰剂。研究过程从手术前 2 ~ 4 h 开始,持续 30 d。主要终点是指与心脏病相关的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心脏骤停。
8351 例中有 8331 (99.8%)例患者完成了 30 d 的试验。给予美托洛尔控释剂组到达主要终点患者数量比安慰剂组少[美托洛尔组 244(5.8%)vs. 安慰剂组 290(6.9%);危险率为 0.84,95% 置信区间为 0.70 ~ 0.99;P = 0.0399]。给予美托洛尔控释剂组患心肌梗死者比安慰剂组少[176(4.2%)vs. 239(5.7%);0.73,0.60 ~ 0.89;P = 0.0017]。然而,美托洛尔控释剂组的死亡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29(3.1%)vs. 97(2.3%);1.33,1.03 ~ 1.74;P = 0.0317]。美托洛尔控释剂组患中风的患者明显高于安慰剂组[41(1.0%)vs. 19(0.5%);2.17,1.26 ~ 3.74;P = 0.0053]。因此,虽然给予 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和心律异常的可能性较低,但是死亡率和中风风险增加。
英国心脏基金会医学研究员 Peter Weissberg 认为此项研究非常重要,虽然 β 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术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是它会导致更高的中风发生率,这样权衡的话,其弊也许大于利。因此开展大型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的特性非常必要。
2008 Vol. 3 (3): 231 [摘要] ( 1483 ) [HTML 0KB] [PDF 0KB] ( 37 )
245 单鹏 柳青
与自私行为相关的基因被发现

近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 Knafo 博士等发现精氨酸加压素 1a 型受体(arginine vasopressin receptor 1a,AVPR1a)基因与自私冷酷行为相关,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 2008 年 4 月 9 日出版的 GenesBrain and Behavior 杂志上。
研究者招募了 203 名男女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在线“专制者游戏”,分为“专制者”和“接受者”2 组,“专制者”能拿到一笔研究者给的钱(约 14 美元),可以任意将钱分为 2 份并选择其中 1 份,而将另 1 份留给“接受者”。也就是说后者的财产完全取决于前者的慷慨程度。结果表明 18% 的“专制者”将钱全部留给自己,约 33% 将钱平分或者接近平分,还有 6% 将所有钱都给了“接受者”。在参加研究之前,研究者检测了所有志愿者 AVPR1a 基因的转录调控区域的重复多态性。研究小组发现,参与者的性别和其行为没有关系,但与 AVPR1a 基因的长度有关:AVPR1a 基因转录调控区域短(308 ~ 325 bp)的“专制者”给予“接受者”的钱明显少于(似然比 = 14.75,P = 0.001,df = 2)该片段长者(327 ~ 343 bp)。
尽管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该基因影响行为的机制,但该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将普通的基因多态性与人类的经济学行为联系起来,加之以往的研究发现该基因在低等哺乳动物中对社会行为的作用与人类类似,提示它们存在共同的进化机制。
2008 Vol. 3 (3): 236 [摘要] ( 1408 ) [HTML 0KB] [PDF 0KB] ( 41 )
 读者•作者•编者
246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 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 4 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 χ2 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 P < 0.05(或 P < 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 q 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 t 值, x s 值,F 值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 P 值;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 95% 可信区间。
2008 Vol. 3 (3): 182 [摘要] ( 997 ) [HTML 0KB] [PDF 0KB] ( 38 )
 学术活动预告
247
2008广州乳腺癌临床诊治论坛暨中大-哈佛乳腺癌学术研讨会通知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8 广州乳腺癌临床诊治论坛暨中大-哈佛乳腺癌学术研讨会”将于 2008 年 9 月 19 日至 21 日在广州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知名的国内外专家,针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的进展作专题学术讲座,探讨乳腺癌最新的诊治方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欢迎全国各级医院从事乳腺癌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并参加会议。联系人:黄雪玲、叶洁莲,联系电话:020-87755766-8198、020-33159590。
2008 Vol. 3 (3): 203 [摘要] ( 1064 ) [HTML 0KB] [PDF 0KB] ( 37 )
248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定于 2008 年 10 月 30 日 – 11 月 2 日在武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现征集有关各类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出血性疾病与易栓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以及血液学基础研究的稿件。截稿日期:2008 年 7 月 30 日。投稿方式:①Email 投稿:xys387@ 126.comcshcma@medmail.com.cn。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血液学会议征文”;②邮寄投稿:武汉市解放大道 协和医院血液科 陈智超教授 收,邮编:430022,信封注明:“血液学会议征文”字样。
2008 Vol. 3 (3): 209 [摘要] ( 985 ) [HTML 0KB] [PDF 0KB] ( 35 )
 信息站点
250
关于发布2008年第1期国家药品质量公告的通知


为加强药品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对流感疫苗进行了评价抽验,并对 2006 年至 2007 年度抽严的部分生物制品进行了跟踪抽验。并于 5 月 12 日公告了对 2006 年至 2007 年度抽验的部分生物制品跟踪抽验和流感疫苗评价性抽验的药品质量情况。跟踪抽验涉及8家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 17 批制品,经检验,1 家生产企业生产的 1 个品种 3 批次不合格。被抽验的流感疫苗涉及 12 家生产企业的 77 批制品,经检验,均合格。具体内容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http://www.sda.gov.cn/ WS01/CL0090/29884.html 查询。
2008 Vol. 3 (3): 240 [摘要] ( 1173 ) [HTML 0KB] [PDF 0KB] ( 42 )
编辑部公告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变更的公告
· 关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投稿途径及收费情况的声明
更多>>  
作者服务中心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撰写格式
版权转让协议
京ICP备1202020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224号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家园2号楼1011-1013室 100022
电话:010-62115986 传真:010-62115976 E-mail: cmbj01@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