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于津浦 曹水 李慧 安秀梅 任秀宝
    2008, 3(5): 325-325-331.

    目的 探索临床应用巢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检测 HLA 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状态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 25 对拟行 HLA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及其供者,供受者为母子关系 15 例,父子关系 10 例。采集供受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 DNA,采用巢式 PCR-SSP 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供者来源的 HLA-DRB1 位点,并计算母胎微嵌合阳性率。随机选取经巢式 PCR-SSP 证实嵌合阳性和阴性且供受者性别不同的患者各 4 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重复检测,并与巢式 PCR-SSP 方法的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噻唑蓝法检测这 8 例患者分别与其亲缘供者和 HLA 完全不相合无关第 3 人之间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MLR),并计算增殖指数(SI)。

    结果
    巢式 PCR-SSP 方法灵敏度可高达 0.001%,并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巢式 PCR-SSP 检测显示,在母子移植关系患者中母胎微嵌合阳性检出率为 40%(6/15),而在父子移植关系患者中母胎微嵌合阳性检出率为 0。巢式 PCR-SSP 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与 FISH 技术相比明显增高,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50%(4/8)和 12.5%(1/8)。MLR 检测显示,嵌合阳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和无关第 3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 SI 分别为(0.949 ± 0.023)、(1.320 ± 0.095),嵌合阴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和无关第 3 人 PBMC 的 SI 分别为(1.133 ± 0.036)、(1.245 ± 0.069);嵌合阳性患者对其亲缘供者 PBMC 的增殖反应强度与嵌合阴性患者相比明显降低(P = 0.001),并且也显著低于其对无关第 3 人 PBMC 的增殖反应强度(P = 0.003)。

    结论
    巢式 PCR-SSP 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临床 HLA 单倍体相合供受者间母胎微嵌合状态的快速检测。
  • 论著
    叶苗 汤浩宇 吴文剑
    2008, 3(5): 332-332-335.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人血白蛋白(HSA)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

    方法
    在 0.1 mol/L 的地西泮储备液中加入 PBS 缓冲液,并调整地西泮的终浓度分别为 5.0、10.0、15.0、20.0、
    25.0 μmol/L,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 254 nm 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A)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取预处理后的各 HSA样品(0.615 mmol/L),分别加入终浓度为 0.1、0.2、0.3、0.4、0.5 mmol/L 的地西泮储备液,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超滤透析液中游离地西泮浓度,据此参照公式计算在地西泮浓度为 0.1 mmol/L 时 HSA 与地西泮的结合率,以及各 HSA 样品与地西泮之间的结合常数。

    结果
    标准曲线显示地西泮浓度与 A254 值呈线性关系。各 HSA 样品与地西泮结合率的检测结果显示,HSA 与地西泮的结合率最高为 98.18%,最低为 97.47%,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样品间比较,HSA 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 HSA 样品结合常数范围在 6 × 104 ~ 10 ×
    104 mol-1 之间,国内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各 HSA 样品的结合常数平均值约为 9.00 × 104 mol-1,与国外 HSA 样品(8.91 × 104 mol-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采用 Cohn’s 改良法(离心)制备的样品结合常数平均值最低
    (7.78 × 104 mol-1),采用 Cohn’s 经典法(压滤)制备的样品结合常数平均值最高(9.57 × 104 mol-1),生产工艺对于 HSA 的结合常数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
    不同生产工艺制备的 HSA 与地西泮的结合功能基本一致。
  • 论著
    张果 昌晓红 石菁菁 成夜霞 李巍 叶雪 崔恒 付天云 魏丽惠 崔恒
    2008, 3(5): 336-336-342.

    目的 构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 6B11ScFv 与小鼠热休克蛋白 70(mHSP70)融合蛋白 6B11ScFv/mHSP70,并初步鉴定其免疫活性。

    方法 根据 Genebank 上已发表的 mHSP70 基因序列(NM_010478)合成引物行 PCR 扩增,以扩增所得 mHSP70 基因插入 pET30a(+)-6B11ScFv 质粒后转化入 E.coli DH5α,获得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将鉴定正确的 pET30a(+)-6B11ScFv/mHSP70 重组质粒转化入 E.coli BL21(DE3),获得 E.coli BL21(DE3)[pET30a(+)-6B11ScFv/mHSP70]重组菌株。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行 SDS-PAGE 分析,对表达产物进行复性和 Ni2+-NTA 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 ELISA 方法进行鉴定和免疫活性检测。

    结果
    6B11ScFv/mHSP70 融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与理论序列相符。SDS-PAGE 分析显示,重组菌株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相符。复性、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蛋白复性率达 20.9%,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蛋白质印迹分析证实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 104 000,ELISA 检测表明其具有 6B11ScFv 和 mHSP70 的免疫
    活性。

    结论
    构建表达的 6B11ScFv/mHSP70 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外抗卵巢癌活性奠定了基础。
  • 论著
    袁方 孙玉英 梁飞 刘楠 金荔 骆媛 谭刘欣 奚永志
    2008, 3(5): 343-343-349.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省份(地区)汉族人群 HLA-I 类经典基因座位 HLA-A、HLA-B、HLA-Cw 位点的群体遗传学特点及其基因频率分布的地区差异。

    方法
    选取 1014 例无关汉族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及其健康家系供者的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 DNA 后,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技术进行 HLA-A、HLA-B、HLA-Cw 位点基因分型,分析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间的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基于文献报道的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的 HLA-I 类基因频率资料,计算种群间遗传距离(D),比较不同地区汉族人群及不同种族间遗传距离差异。

    结果
    Hard-Weinberg 吻合度检验表明,本研究抽样群体适于进行遗传学统计分析。HLA-A位点共检测出 14 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 A*02(0.330)、A*11(0.240)、A*24(0.155)、A*33(0.075);HLA-B 位点共检测出 27 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 B*13(0.134)、B*15(0.143)、B*40(0.133)、B*46(0.102);HLA-Cw 位点共检测出 13 种基因型,最常见的是 Cw*01(0.157)、Cw*03(0.247)、Cw*07(0.181)、Cw*08(0.106)。群体汉族与其他人种间 HLA¬-A、HLA¬-B 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兰州汉族人群仅同南方汉族、湖南、山东、江苏、台湾汉族人群间 HLA¬-A、HLA-B 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其余各地区汉族人群间 HLA¬-A、HLA¬-B 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各地区汉族人群间平均遗传距离 D = 0.164,辽宁和北方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D = 0.064)最小,江苏与湖南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D = 0.299)最大;不同地区汉族人群间遗传距离普遍小于种族间遗传距离。

    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汉族人群 HLA-I 类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差异要明显小于世界不同人种间的分布差异。我国汉族人群所特有的 HLA-I 类基因频率分布格局资料对区域性疾病的个性化治疗、遗传易感性及疾病防治等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 论著
    李轩 林晨 张雪燕 张谨 王敏 施定基[2,5]
    2008, 3(5): 350-350-355.

    目的 测定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 α(hTNFα)基因的鱼腥藻 IB02(+)的抗肿瘤药效。

    方法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通过 100 L 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4 组转入 hTNFα 基因鱼腥藻 IB02(+),分别命名为批次 1、2、3、4,经过反复冻融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转入 hTNFα 基因鱼腥藻 IB02(+)粗提物干粉样品。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转入 hTNFα 基因鱼腥藻 IB02(+)粗提物干粉样品的细胞毒活性,并通过测定不同批次间的细胞毒活性差异检测其稳定性。采用转入人肿瘤坏死因子 α(hTNFα)基因鱼腥藻 IB02(+)对小鼠肝癌细胞 H-22 的抑制来测定体内抗肿瘤药效。

    结果
    转入 hTNFα 基因鱼腥藻 IB02(+)的细胞毒活性约为 8000 U/mg。4 种不同批次的转入 hTNFα 基因蓝藻 IB02(+)细胞毒活性相当,hTNFα 蛋白性质比较稳定。小鼠 1 次口服最大耐受量为 16.0 g/kg,在观察期内所有受试小鼠无一死亡,生长发育正常,主要脏器未见异常,未显示明显毒性。药效学研究表明,口服 6 g/kg转入 hTNFα 基因蓝藻 IB02(+)对小鼠肝癌细胞 H-22 的抑制率平均值(37.7 ± 3.4)%,最高值为41.5%(P < 0.01)。

    结论 转入 hTNFα 基因鱼腥藻 IB02(+)抗肿瘤作用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药效学性质稳定。
  • 论著
    侯清柏 董平轩 李学燕
    梁醒财
    2008, 3(5): 356-356-360.

    目的
    克隆和分析荧光素再生酶基因(LRE)。

    方法 通过 GeneBank 中已知的荧光素再生酶基因保守区段设计引物,利用 5’ 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和 3’ RACE 技术克隆了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卵黄萤(Luciola ovalis)荧光素再生酶基因 cDNA 和全基因序列。通过 GeneBank、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和 ProDom at the ExPASy Server 软件和数据库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卵黄萤荧光素再生酶的 cDNA 序列和基因序列存在 2 个不同碱基位点,但是它们编码的荧光素再生酶是相同的。卵黄萤荧光素再生酶基因全长(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为 1131 bp,包含 5 个外显子 4 个内含子,其 cDNA 序列为 1008 bp,包含 924 bp 的荧光素酶基因开放阅读框和 84 bp 的 3’ UTR 序列。卵黄萤荧光素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1 个 307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与北美萤火虫(Photinus pyralis)荧光素再生酶在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分别有 61.8% 和 53.3% 的相似性。

    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荧光素再生酶的 cDNA 和基因序列,为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论著
    黄纯建 米运宏
    2008, 3(5): 361-361-365.

    目的 筛选高产微生物 β 淀粉酶的优良菌株,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微生物 β 淀粉酶。

    方法
    从南宁明阳生化淀粉厂附近的土壤分离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原始菌株,取 10 g 土样制成稀释 10-2 ~ 10-4 的倍,平面涂布,单菌落平面纯培养后,纯化选得产 β 淀粉酶原始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NKJ-00),采用 NTG 诱变法对枯草芽孢杆菌诱变得突变株,过滤、离心得 β 淀粉酶粗酶液,采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用蒸馏水代替酶液作为对照组。测定 β 淀粉酶的酶活力,且对其最适温度、热稳定性、pH 的稳定性和金属离子对其的影响等酶学性质进行了测定;最后对 β 淀粉酶转化可溶性淀粉溶液制备麦芽糖的能力进行了测定。

    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原始菌株产酶能力为 220 ~ 230 U/ml,得到的 4 株突变株产酶活力远高于原始菌株,其中 NJK-05 产酶能力及稳定性最佳,传 6 代后发酵产酶能力稳定在 1500 U/ml 以上。用 NKJ-05 菌株发酵制得耐高温微生物 β 淀粉酶,酶最适温度 60℃ ~ 65 ℃,酶活力为 2.2万 U/ml,50 ℃~ 65 ℃ 是稳定的,pH 5 ~ 8 时相对稳定。pH > 8 相对酶活下降较明显,pH < 5时,相对酶活迅速下降;金属离子对 β 淀粉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提取纯化后的 β 淀粉酶作用于 22% ~ 25% 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得到 60% ~ 70% 的麦芽糖浆。

    结论 β 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微生物 β 淀粉酶的稳定性、耐高温等指标均超过植物 β 淀粉酶,纯度基本上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 论著
    周先岭 徐文锐 陈贵海
    2008, 3(5): 366-366-369.

    目的
    抗 Aβ 神经毒性的 Aβ 靶向肽噬菌体的筛选。

    方法
    分别合成 Aβ1-10 序列组成的短肽并将其生物素化;以生物素化 Aβ1-10 为靶分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及液相亲和捕获法筛选出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噬菌体;采用生物传感分析技术,通过结合特异性实验和短肽竞争性抑制实验,检测所筛选的噬菌体与靶分子之间的亲和动力学关系。

    结果
    经过对靶分子 Aβ1-10 的 3 轮筛选,筛出了与 Aβ1-10 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噬菌体;生物传感分析技术结果进一步表明,靶分子(Aβ1-10)与所筛选噬菌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

    结论
    筛选出了展示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 Aβ1-10 短肽的噬菌体。
  • 综述
  • 综述
    林晓娥 田喜凤 孙玉英 奚永志
    2008, 3(5): 370-370-373.

    NK 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s,KIR)是主要表达于人 NK 细胞表面的受体,在所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I 类分子所识别的 NK 细胞独特型受体中,免疫球蛋白样超家族受体 KIR 占主导地位。由于它的配体参与多种免疫反应,因此,KIR 在机体抗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KIR 分子识别并与靶细胞表面 HLA I 类分子结合后,传导激活或抑制信号,从而调节NK细胞的活性。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中,当 KIR 所识别的 HLA 配体缺失时,NK 细胞的异源反应活性被激活,并表现为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已证实,NK 细胞的 KIR 分子与靶细胞的 HLA 分子特异性的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host disease,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versus- leukemia,GVL)效应。KIR基因家族及其配体 HLA-A、B、C 分子均具有基因多态性,并独立遗传,因此在 HLA 相合和不全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 KIR 配体相合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植后 GVHD 与 GVL 的强弱,进而影响患者移植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就近年来 KIR 分子及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查锦芬 肖长义 佐满珍
    2008, 3(5): 374-374-377.

    中和抗体是抗病毒免疫的主要因素,也是疫苗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预防疫苗的免疫保护性主要体现于是否可诱导出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因此中和抗体活性也是疫苗评估和质控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根据已知抗原特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特点以及结果判定方法的不同,已建立了多种病毒中和抗体活性的体外测定方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和抗体活性体外测定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病毒中和试验
    中和试验是一种以测定病毒的感染力为基础,以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的残存感染力为依据,进而判定免疫血清中和病毒能力的方法。最早的病毒中和试验采用动物接种,测定受病毒感染后血清中残存病毒的感染力,而目前这一方法已全部被细胞水平的中和试验所取代。现今,病毒中和抗体的细胞中和试验种类繁多,而每种方法均以判定残存病毒感染力作为标准,现简要叙述如下。.......
  • 综述
    朱振洪 余勤 万海同
    2008, 3(5): 378-378-380.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近年来,与该过程相关的一些特异性蛋白质,如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分子、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凋亡调节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被相继发现,并且都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于是学者们提出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概念,即利用特异性分子(单克隆抗体、小分子物质)封闭或抑制这些分子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或诱导其凋亡[1]

    早期的靶向治疗主要是利用抗体直接封闭肿瘤细胞膜表面相关抗原,如 CD20、CD33、CD52 等,但这些抗原在正常淋巴细胞中也有表达,所以抗 CD20 抗体等药物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2]。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针对实体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也逐渐增多,目前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neu、VEGF 等,并且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这些靶点:一种是利用单克隆抗体等主要作用于胞外途径的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 150000)与靶点结合,阻断胞外信号分子与靶点的结合;另一种是利用小分子抑制物(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 500)直接进入细胞内封闭受体,干扰细胞内信号的传递[3]。本文主要就国内外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及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 综述
    胡音 高永良
    2008, 3(5): 381-381-384.

    鼻腔给药系统是指在鼻腔给药后,经鼻黏膜吸收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或预防作用的一类制剂。随着新辅料和新技术的逐渐应用,鼻腔以其可避免胃肠道酶的破坏作用和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吸收迅速、起效快,易于被患者接受和顺应性好等特点,现已被看作是疫苗、激素、多肽等许多药物的最佳给药途径。目前,已经有一些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鼻腔给药产品上市,如瑞士 Novartis 公司的降钙素(Calcitonin)、德国 Ferring 公司的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以及法国 Aventis 公司的布舍瑞林(Buserelin)等,而近期一种采用鼻腔喷雾方式接种的流感疫苗(FluMist)也获得了 FDA 的正式批准。本文就近几年来鼻腔给药系统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综述
    郭微 麦俊华 孙文强 徐宇虹
    2008, 3(5): 385-385-388.

    石杉碱甲(Huperzine-A,HupA)是从中国民间草药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又名千层塔)中分离得到的 1 种新型石松类生物碱有效单体。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智力低下、精神分裂以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外周不良反应轻微。因此,HupA 具有多重神经保护作用。除了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之外,它还具有多个分子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石杉碱甲的多重药理作用,包括调解 Aβ 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代谢,抗氧化,减弱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细胞毒性,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信号的调节,抗神经细胞凋亡,对神经递质水平的调节,以及对缺氧性损伤的保护等。充分说明其潜在的治疗靶点应该有多个,寻找和发现这些靶点将具有重要意义。......
  • 技术与方法
  • 技术与方法
    乔永刚 赵晓明 宋芸
    2008, 3(5): 389-389-390.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根含黄芩素、黄芩甙、双黄芩素、汉黄芩甙、可加黄芩素、黄芩黄酮 I 和 II 等多种有效成分[1]。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多用于湿温、暑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2]

    植物多倍体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据估计被子植物多倍体频率达 70% ~ 80%[3]。植物多倍体具有一些比二倍体物种更适应生存环境的优势,并且多倍化被认为是物种进化的途径之一。受自然界多倍体优势的启发形成了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5]。在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中,多倍体育种也被广泛应用,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的优越性在于营养器官的巨大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和抗逆性的增强[6]。本研究对黄芩进行多倍体诱导,希望得到多倍体黄芩优良株系,同时对黄芩多倍体的诱导方法、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时间以及多倍体的鉴定等进行探讨。.......

  • 讲座
  • 讲座
    李长平 胡良平
    2008, 3(5): 391-391-394.

    在前几讲中介绍了如何实现单因素、两因素及三因素实验设计,那么当实验中涉及到的因素(因子)较多或因素(因子)的水平数较多时,若进行析因设计(全因子实验),全部因素的每种水平组合下都至少要做 2 次独立实验,总实验次数可能多到实际工作者不能承受的程度。
    这就产生了 1 个问题: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如何做到既能减少实验次数,只做全部水平组合中的一部分,又能达到实验目的(能比较各因素的重要性且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各水平组合的优劣)呢?这就是全因子实验的部分实施问题。

    当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存在或可以忽略时,可采用拉丁方设计、希腊拉丁方设计等进行部分实施。当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时,可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进行部分实施。

    需要指出的是,进行全因子实验的部分实施,不同的实验设计之间并不等同,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本讲中通过对析因设计、分式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4 种实验设计的介绍,阐述如何正确选择这 4 种实验设计类型。 ......
  • 海外见闻
  • 海外见闻
    季新宇
    2008, 3(5): 395-395-398.

    谈及澳大利亚,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往往是美丽的景观、丰富的矿产以及上好的羊毛等等,其实澳大利亚的生物科技也不逊色。笔者为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商务处的官员,多年从事澳中生物科技领域的投资与合作促进工作,现就澳大利亚的生物科技,重点是澳大利亚医药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国际合作情况做一扼要介绍。

    1 澳大利亚生物科技简介
    澳大利亚的生物技术行业包括生物医学、农业生物科技、工业生物科技和环境生物科技等四个部分,而迄今为止,生物医学是澳大利亚生物技术行业中最大的一部分。澳大利亚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大学在生物医学的很多研究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癌症、疟疾、癫痫、免疫学、疫苗开发、肥胖症、糖尿病、神经科学、辅助生殖技术、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相关的分子基因学等,这其中还包括合成 ω3 脂肪酸的开发以及基因沉默技术,并且每年都有一系列具有商业潜能的世界级新发现。在过去数十年里,一些澳大利亚的创新性基础研究已经成功地转化为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健康产品,这些成果包括菌落刺激因子治疗癌症(CSF Cancer Treatment)、仿生耳、抗流感药物 Relenza 以及宫颈癌疫苗 Gardasil 等。......
  • 会议纪要
  • 会议纪要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2008, 3(5): 399-399.

    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等 15 个国家级学/协会、科学时报社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沙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于 2008 年 6 月 21 — 22 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引领生物产业发展、助推两型社会建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卫生部副部长刘谦,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家广,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姚中民,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李郡,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湖南省省长周强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宣布了生物领域新组建的 10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名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等领导同志为国家工程实验室授牌。这 10 个新组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是: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棉花转基因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1-400.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年)》的精神,卫生部于今年 8 月分别公布了“重大新药创制”与“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两个专项”)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标志着“两个专项”的正式启动。目前“两个专项”首批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首批课题评审工作也于近日圆满完成。“两个专项”第二批课题的申报指南已于今年 9 月 22 日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提出了课题的申报领域和申报要求。详情请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教育司网站(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hkjjys/s7945/200809/37967.htm
    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kjjys/s7945/200809/37966.htm)查阅。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2-400.


    按照 WHO 推荐的北半球当年毒株进行生产的 2008 — 2009 年度北京科兴流感裂解疫苗(商品名:安尔来福&#8482;)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并正式上市,该疫苗不含防腐剂。

    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 2000 万支大流行流感疫苗的生产线,更新了部分全自动生产设备,建成了全新的分包装中心,该生产线在不生产大流行流感疫苗的情况下,可年产 500 万支季节性流感疫苗。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3-400.


    深圳市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经市科信局、贸工局、发改局推荐审核、社会公示,经市政府 6月 27 日审批[深府(2008)121 号],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因自主创新成效显著,发展前景良好,荣获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称号。

    “深圳市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作为深圳市政府启动的扶持行业领先中小企业的一项具体新举措,采取个性化、全方位的帮扶措施,从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全力提供支持和服务,推动企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4-400.


    近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控股企业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第十届(2007 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奖股东回报百强”奖。该奖项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每年评选 1 次,至今已成功举办 10 届。本届“金牛百强”奖的评选是在全国 1500 余家上市公司中剔除绩差公司和问题公司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参评条件的入围公司,再从营业收入规模、A 股总市值、成长性和股东回报 4 个角度,以“金牛百强”子榜的形式,分别对上市公司进行打分排序而评选出来的。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5-400.


    2008 年 8 月 15 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公布了 2008 年半年度报告。半年报显示,复星医药实现利润总额 6.31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6 亿元,分别较 2007 年同期增长 145% 和 144%;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每股收益 0.40 元,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增长。

    2008 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报告期内公司药品研发和制造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公司投资的国药控股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等。公司研发制药业务板块中的核心企业上海新生源医药研究有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邦医药”)等产品销售均取得突破式增长,公司拳头产品抗疟药 Co-Artesun 等青蒿琥酯系列药品、胰岛素类降糖药万苏平等、护肝药阿托莫兰等也继续保持在药品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 行业动态
    王思思
    2008, 3(5): 406-400.


    2008 年 7 月 18 日,2008 年度全国医疗保险改革研讨工作会议在大连召开。会议由辽宁省医疗保险协会主办,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锦州奥翔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本次研讨会目的旨在搭建全国医疗保险资源平台,推动我国医疗保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国共有 10 个省卫生及医保领域的厅级和处级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
  • 环球动态
  • 环球动态
    单鹏
    2008, 3(5): 407-360.

    激活线粒体中的乙醛脱氢酶 2(ALDH2)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这项研究结果刊登于 2008 年 9 月 12 日出版的 Science。

    Chen 及其同事在研究啮齿类动物模型时发现,如果将 ALDH2 的激活子——Alda-1 的小分子物质在缺血性事件发生之前应用于大鼠,其梗塞的面积减少了 60%,也就是说如果 ALDH2 在心脏中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则会导致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降低。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减少了具有细胞毒性的醛类物质的形成而产生的结果。如果这种化合物在人类中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使用药物增强 ALDH2 的活性可能是有益于保护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人或其他心肌缺血性疾病患者的新疗法。

  • 环球动态
    胡璧
    2008, 3(5): 407-394.

    肿瘤细胞能够激发与切口或伤口相同的免疫细胞应答这种观点曾存在争议。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参与表皮擦伤的膝关节愈合的细胞机制在预防肿瘤生长中也起作用。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果蝇的肿瘤生长与组织损伤之间存在共同点,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2008年 9 月18日出版的 Disease Models & Mechanisms 上。

    耶鲁大学医学院徐天和他的同事通过检测果蝇血细胞和 1 种免疫细胞在遗传学因素诱发的肿瘤应答过程中的活性发现,肿瘤会激发外周循环中的血细胞复制并黏附在肿瘤表面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通过与受伤及伴有组织损伤的正常果蝇的血细胞活性对比发现,这些受伤果蝇也出现血细胞增殖现象,这与罹患肿瘤的果蝇的情况是一致的。此外,通过检测免疫应答反应激发的分子信号也发现,肿瘤细胞的自我分裂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是诱发血细胞应答的部分原因。

    这项研究为之前关于免疫应答与肿瘤之间有联系的报道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依据,且阐明了果蝇对肿瘤生长和组织损伤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通路;然而人类也存在相同的通路,这一点表明果蝇可以作为研究具有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抵抗癌症作用的潜在药物的靶点。

  • 环球动态
    倪淑欣
    2008, 3(5): 407-355.


    据 2008 年 9 月 19 日 ScienceDaily 在线报道,美国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剖宫产,自然分娩母婴之间的联系更强烈。

    该研究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将产后产妇分为 2 组,每组各 12 位。所有产妇均在产后 2 ~ 3 周内接受脑部扫描,而在脑部扫描过程中,产妇均会听到一段自己孩子在换尿布时因为不适而大哭的录音,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显示,当听到自己孩子的哭声时,与剖宫产产妇相比,自然分娩产妇某些脑部区域的活动更为强烈,并且这些脑部区域对孩子哭声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 Swain 教授认为,由于该研究纳入的均是未患有产后精神抑郁的产妇,若不进行再次试验和随访,则很难评估这个发现的重要性。“我怀疑在自然分娩时,产妇的大脑可能会受到神经激素(如催产素)的影响”,Swain 说“而剖宫产可能会改变这些神经激素,影响母婴联系,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这个结果会引起很多质疑,也可能帮助待产妇考虑选择分娩方式,但是我们不希望这个研究结果被那些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所误解,相反我们希望获得家庭和专业医疗卫生人员的支持,使得这个研究成果将来有可能用于预防产后精神抑郁。”此后,Swain 将致力于产后心理保健危险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改变人们的看法,并最终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特定疗法。



  • 协会之窗
  • 协会之窗
    2008, 3(5): 408-388.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的“中国疫苗大会”,会议主题为“打造疫苗领域奥运科技平台”,将于 2008 年 12 月
    1 日 — 5 日在佛山举行。大会会议为期 4 天,将涵盖疫苗领域的 8 部分。包括:①疫苗相关的公共卫生、经济发展、安全措施以及道德规范和政策;②疫苗前沿科学技术展示;③人类疾病预防性疫苗及治疗性疫苗研发与发展;④其他人类疫苗相关领域的发展;⑤新兴传染性疾病疫苗的发现及发展;⑥动物疫苗的创新与研发;⑦疫苗生产及销售渠道的建立;⑧疫苗经济发展战略及市场分析。
    详情请见:http://www.bitlifesciences.com/wcv2008/cn/index.htm2008;联系人:李晶;联系电话:0411-84799609-812;Email:Lillian@vaccinecon.com
  • 协会之窗
    2008, 3(5): 408-373.


    今年 12 月 2 — 4 日,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等单位主办,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 2008 中国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将在广州佛山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再造生命奇迹、重塑幸福人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以及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应用,使得现代再生医学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且已经在一些重大疾病如癌症、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以及抗衰老治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我国,再生医学已经成为当今生物学和医学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其重要性已经引起我国相关决策和研究部门高度重视。为了搭建该领域国际交流平台,加强科技合作,我们发起并组织了 2008 中国再生医学和干细胞大会,并设置了 25 个前沿科技专题论坛。届时,将有近 30 个国家、百余家企业与专业人士与会。

    会议议题:①再生医学中新型支架研究;②细胞和组织移植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③肺、肝脏、胰腺及心血管系统的组织工程研究 ;④神经系统再生;⑤胚胎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⑥再生医学中的干细胞与体细胞的融合技术;⑦再生医学与抗衰老治疗;⑧重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⑨治疗性克隆的现状与发展;⑩再生医学和干细胞的市场分析及产业化。

    大会具体信息登陆会议网站:http://www.bitlifesciences.com/rmsc2008/
    联系人:李洋,联系电话:0411-84799625。

  • 协会之窗
    2008, 3(5): 408-388.


    由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主办的 2008 中国基因技术产业大会将于 2008 年 12 月 5 — 7 日在广东佛山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解码生命、造福人类”,旨在为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基因领域的专家、企业高管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平台,帮助相关业内人士了解、讨论并交流在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科研发现和技术成就。

    本次大会特邀请了 200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Avram Hershko 博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Jan-Åke Gustafsson 博士,美国自身免疫研究基金会主席 Trevor G Marshall 博士和美国 DNA 鉴定业内最活跃的科学家之一、全球第一家商业化合成 DNA 的 Biosynthesis Inc 公司首席科学家及创始人 Miguel Castro 博士等 300 余位基因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在 35 个专题前沿科技论坛和 3 个应用培训课程中就基因技术的基础及前沿、基因治疗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进行探讨和交流。

    详情请参见会议网站:http://www.bitlifesciences.com/wcg2008/cn

    联系人:周柳宾、刘润英,Email:amy@genecongress.com

    联系电话:0411-84799609 转 811。

  • 协会之窗
    文勇
    2008, 3(5): 408-331.


    2008 年 9 月 20 日,第二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南宁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及下属骨组织库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北京生物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分会、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共同主办,由广西医学会骨科分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彭玉、副理事长肖梓仁、广西卫生厅副厅长许亚南、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韦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赵劲民以及著名骨科专家卢世璧院士、戴尅戎院士、杨志明教授、胡永成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彭玉理事长致大会开幕辞。
    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在骨科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应用骨移植技术治疗骨科疾病,达到结构和功能的重建,是当今骨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同时,随着骨科专科建设的发展,异体骨移植作为自体骨移植的补充或替代材料渐受重视,成为仅次于输血的第二大组织移植。因此,为满足这种需要,上世纪 90 年代各地规模不同的医院相继自发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骨组织库,对异体骨组织进行加工、处理、分发,在一定范围内缓解对植骨材料的需要,许多知名医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骨组织库进行建设,其产品在早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2004 年 11 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正式得到国家民政部、卫生部的批准,该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我国骨组织库行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会议参会代表共计 340 余人,收到会议论文 160 余篇。卢世璧院士、戴尅戎院士、杨志明教授、胡永成教授、赵劲民教授等数十位著名骨科专家先后做了精彩报告,内容涉及骨科基础研究、植骨技术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骨肿瘤与骨移植、植骨技术在骨科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各种畸形的矫正(先天性髋脱位、骨延长等)、骨外伤中植骨技术的应用、战创伤急救、组织工程修复、骨科康复与护理、脊柱外科与骨移植技术等多个方面。会议期间还召开了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会议,会议决定“第三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技术学术研讨会”将于 2010 年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
  • 环球动态
  • 环球动态

    李鑫楠
    2008, 3(5): 409-398.
    据 2008 年 9 月 19 日 ScienceDaily 在线报道,罗切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发现小型、长寿啮齿目动物体内具有一种新的抗癌机制,该机制不同于人类或其他大型哺乳动物。深入研究这种抗癌机制将有望帮助人类预防癌症,因为许多人类癌症都起源于干细胞分裂。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学副教授 Vera Gorbunova 谈到:“以前在常用于癌症研究的老鼠和人体内从未发现过这种抗癌机制。老鼠是短寿命动物,而人是大型动物,但这种新的抗癌机制仅仅存在于小型、长寿动物体内”。Gorbunova 认为小型、长寿啮齿目动物细胞对来自于周围组织的信号非常敏感,如果周围环境不适宜其生长,细胞的分裂速度将会减慢,从而可能阻止肿瘤生长,预防肿瘤转移。
    Gorbunova 团队对啮齿目动物体型与寿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发现既能延长细胞生命,但也能增加肿瘤复发概率的端粒酶在小型啮齿目动物体内表现非常活跃,而在大型动物体内则不然。同时他们也发现,虽然松鼠、赤裸鼹形鼠、金花鼠、麝鼠和南美洲栗鼠体内的端粒酶水平均较高,但是这些动物体内都具有一种可以对抗高端粒酶活性的机制,这种机制降低了它们在有生之年患癌症的风险。对此,Gorbunova 认为松鼠类动物和小型啮齿目动物已经拥有一种精确的细胞监控机制,其可辨别正常和非正常的细胞分裂,即正常细胞增殖和失去控制的可引起癌症的细胞增殖,并能在必要时候延缓或抑制非正常的细胞分裂。目前,Gorbunova 正在探寻这种机制,并希望这种机制将有助于抑制人体细胞的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