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张蓉, 商悦, 王文蝶, 曾潮洋, 奚硕涵, 陈淑珍
目的 建立小鼠结肠癌 C26 恶病质模型,并观察其血象和炎症因子的时程变化。
方法 将 C26 小鼠保种瘤液接种到 BALB/c 小鼠右侧背部皮下,待肿瘤生长至直径10 mm 左右时处死小鼠取肿瘤,匀浆后按照 1:60 稀释,皮下注射 200
μL 细胞液,然后称体重,量瘤径。接种肿瘤 12 d 和 18 d 后处死动物,当天取血、棕色脂肪、附睾白色脂肪、股四头肌、腓肠肌、脾脏、胸腺和瘤块。取血浆样品进行细胞因子的检测;取血细胞进行血象和
CD4+/CD8+ 淋巴细胞的分类分析;并对脂肪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和 HE
染色。
结果 C26 瘤液接种到 BALB/c 小鼠皮下后,肿瘤组小鼠体重在 12d 和 18 d 明显下降,棕色脂肪组织的重量均明显下降,脂滴明显变小,胞浆含量增加;附睾白色脂肪在接种肿瘤后 12 d 时和对照相比基本无变化,而 18 d 时重量明显减轻,脂滴变小,并出现白色脂肪棕色化现象;肿瘤组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的重量减轻;肿瘤组动物的脾脏体积变大,脾重也明显增加;胸腺重量降低。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小鼠血液中 CD4+/CD8+ 淋巴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别;接种 12 d 后,血浆中 IL-6 的含量显著增加,接种 18 d 后,IFN-γ 的浓度显著降低,IL-1β、TNF-α、IL-6 含量均显著增加;接种肿瘤 12 d 后,肿瘤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目和血小板压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单核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接种肿瘤 18 d 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量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
结论 成功构建了 C26 恶病质小鼠模型,该模型具有体重下降、肌肉和脂肪减少、白色脂肪褐变、脾脏肿大、胸腺萎缩、血细胞计数明显变化等特征,早期血浆 IL-6 的变化值得关注。该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为研究癌症恶病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参考。